中国艺术|中国艺术的“古意”(25)


[24](日内瓦)让鲁塞.为了形式的解读[A].(阿根廷)博尔赫斯等编. 朱景冬译.波佩的面纱[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999:222.
[25](英)李斯托威尔著. 蒋孔阳译.近代美学史述评[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80:188-189.
[26] 张法.中国美学的产生特质、定型结构和话语体系[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6.
[27][29](美)阿诺德·柏林特. 肖双荣译 , 陈望衡校 , 美学再思考——激进的美学与艺术学论文[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2010:3、25.
[28][31][33] 张彦远著. 周晓薇校点.历代名画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 2001:52、90-91、53.
[30] 张载.张载集·正蒙·乾称篇第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 , 2006:64-65.
[32] 郑板桥.题画[A].于民主编.中国美学史资料汇编[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8:508.
[34]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四[A].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1983:12..
[35](日)笠原仲二著. 魏常海译.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87:1-45.
[37] 详见(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 刘继译.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8.
个人简介:梁晓萍 , 博士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 。 主要从事艺术学理论、美学、戏曲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
来源:原文发表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 。 作者授权艺术学人发布 。
编辑:艺术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