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七十年看上博|古陶瓷修复:崇畏古物,传承在兹( 七 )


古陶瓷|七十年看上博|古陶瓷修复:崇畏古物,传承在兹
本文图片

南宋 龙泉窑青瓷 “马蝗绊”碗 , 东京国立博物馆
这件器物之所以被日本人崇尚为国宝 , 我理解这跟日本人的文化有关 , 它们崇尚自然、禅意和残缺之美 , 他们觉得这件器物破损之后加上这个焗钉 , 反而有一种自然古朴的再造之美 。
日本对金缮工艺的推崇也跟他们崇尚自然、崇古的风尚有关 。 我觉得从审美角度看它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作 , 我个人也觉得金缮在青瓷上特别美 , 呈现金和釉色的冲撞、对比的美感 。 而且日本把这种金缮工艺发展到了极致 , 他们的工匠精神以精益求精而著称 , 它们的工艺通过代代传承达到非常精细的程度 。 现在年轻人也有学习金缮的 , 有些做得粗糙 , 反而就是缺失了这种美感 。
我觉得不管是金缮还是锔瓷 , 如果是带着严谨的工匠精神去琢磨每一个细节 , 都是能够达到一种完美的修复效果 。 日本的锔瓷工艺其实也源自中国 , 过去走街串巷的匠人是用锯钉来修补民间破损瓷器 , 很多是按锔钉数量来收取费用 , 但是运用在文物上 , 要从力学的角度用最少的锔钉达到最好粘接效果 。 我想美的事物都是相通的 , 最主要的是看修复师是不是崇畏古物 , 有没有带有敬畏心去完成这件作品的修复 。
古陶瓷|七十年看上博|古陶瓷修复:崇畏古物,传承在兹
本文图片

金缮工艺(图片来源:网络)
澎湃新闻:你们在博物馆的文物修复中会采用金缮或锔瓷工艺么?
杨蕴:我们在博物馆修复不用锔钉 。因为锔钉需要在器物裂缝的两边打眼 , 珍贵的器物会受到二次损害 。 我们文物修复还是要严格遵循不能对文物造成损害 。
我们现在修复过程中面对器物身上原有的焗钉 , 也是不主张拆除 , 因为有些焗钉已经非常久远 , 它本身已经是文物了 , 承载着历史记忆 , 现在我是建议把一些不牢固的、影响文物稳定性的锔钉替换成新的锔钉 , 还有一定功能的牢固的焗钉 , 我们也应该保留 , 这样文物的载体意义才体现 , 它的信息量还保留在那里 。
现在金缮和锔瓷为什么在中国也能流行 , 我想有一种崇尚风雅和追古、惜物的情怀在里边 。 比如这件饮茶的器物我很喜欢 , 它坏了就做一个锔钉或者金缮 , 因为金缮是大漆的 , 不含化学物质 , 修复之后还能再次使用 。 博物馆的文物主要是用来展览 , 它是不需要使用的 。 我们主要用美术陈列修复 , 为美术展陈服务的 , 这也是博物馆的文物修复跟社会上的商业修复之间的一些区别 。
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 , 古陶瓷的修复方法还会用到一些科技手段 。 比如我们会利用科学仪器对它的成分、现状做检测 , 对陶瓷器的年代 , 会有一个热释光的检测 。
古陶瓷|七十年看上博|古陶瓷修复:崇畏古物,传承在兹
本文图片

【古陶瓷|七十年看上博|古陶瓷修复:崇畏古物,传承在兹】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大样品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