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为科学的精神分析,为何最终被指责“不够科学”?( 二 )


除了针对理论本身 , 市面上也始终不乏给弗洛伊德本人“祛魅”乃至“揭丑”的作品涌现 。 类似的作品中 , 最近引进中译本的就有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翁福雷的《一个偶像的黄昏》 。 书中 , 翁福雷“大爆黑料” , 指出弗洛伊德不仅销毁自己的信件用以营造自身传奇形象 , 在研究上篡改实验结果 , 用子虚乌有的临床案例推导结论 , 还在抄袭尼采这种知名作者之后死不承认……仿佛要掀起一场针对弗洛伊德的“倒神运动” 。
|努力成为科学的精神分析,为何最终被指责“不够科学”?
本文图片

《一个偶像的黄昏》 , [法]米歇尔·翁福雷 著 , 王甦译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 2020年7月 。
在2017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 , 学者Joel Paris指出 , 精神分析学者其实一直在付出努力 , 试图获得更多的承认 。 当代最新的一批学者更是在寻找精神分析与神经科学之间的联系 。 比如南非的神经心理学家 Mark Solms就曾提出可以用神经影像学来确认精神分析理论的结论 , 用神经成像来观察“主观体验和无意识思维” 。 但文章也指出 , 总体来说 , 这些新的观点都仍然在面临广泛的挑战 。
不过我们或许忽略的是 , 在历史上 , 长期背负“不够科学”骂名的精神分析 , 曾经也极为努力地试图“跻身”科学的殿堂 。 而讽刺的是 , 在一定程度上 , 也正是这个过程导致了人们对精神分析理解的窄化 , 进而加速了它的边缘化 。 在今年年初出版的《从灵魂到心理:关于经典精神分析的社会学研究》一书中 , 北京大学社会学学者孙飞宇通过“翻译”这个巧妙的切口为我们揭开了这一段重要的思想史 。
|努力成为科学的精神分析,为何最终被指责“不够科学”?
本文图片

上世纪30年代 , 弗洛伊德在奥地利家中看稿件 。
理性化的改写与“误译”
在如今对弗洛伊德的种种理解和“误解”中 , 翻译都是绕不过去的问题 。 弗洛伊德用德语写作 , 但他的作品的影响力开始大范围扩散 , 则与其通过翻译进入英语世界——尤其是美国——息息相关 。 正如弗洛伊德本人所承认 , 1909年在美国克拉克大学所作的演讲 , 是他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重要标志 。 考虑到英文译本的传播度 , 德语到英语的翻译转换 , 深刻影响了我们如今对弗洛伊德及其学说的认知 。
孙飞宇提到 , 从弗洛伊德的好友厄内斯特·琼斯到监制英文“标准版”译本的斯特拉齐夫妇 , 他们在将弗洛伊德的作品在从德语转换为英语的过程中都造成了一些文本上明显的变化 。 例如 , 英文标准版译本去除了弗洛伊德原文中的德国地方文化和犹太人传统 , 此外还隐藏了许多弗洛伊德原文表达中的丰富意涵、改变了一些句子的语法、时态等 。 孙飞宇认为 , 这些翻译过程中的修改整体体现了英译本对弗洛伊德德文原文的一种“理性化”处理 。
|努力成为科学的精神分析,为何最终被指责“不够科学”?
本文图片

《精神分析引论》英译本之一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sychoanalysis(1952 , Pocket Books出版社)书封 。
这种文本的理性化 , 集中表现在英译本将德语的“灵魂”(seele)一词翻译为英文的“心灵”(mind)一词 。 著名精神分析学者、弗洛伊德的研究者贝特海姆认为 , 这也是弗洛伊德作品的一个“核心误译” 。 在弗洛伊德那里 , 精神分析应当是一种“灵魂的深度心理学”——此处的心理学并不是当时的那种偏向“感官生理学”的实证科学 , 而是与“意义”相关 。 这种理性化的翻译甚至不仅出现在英译本中 , 孙飞宇在书中指出 , 即便在1967年于法国出版的《精神分析词汇》中 , “Seele”这个概念也没有被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