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新版( 二 )


30、 (1)谈话:我们为什么能用橡筋作动力,橡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 (2)实验:用手把橡筋拉长,体会手有什么感觉 。
31、了解橡筋被拉长时能产生力,这种力叫弹力 。
32、(3)提问:还有哪些物体能产生弹力? 体验:让学生压一压弹簧,拍一拍皮球,弯一弯锯条…… 师:人们利用弹力做些什么事情? (射箭、拉力器、皮球、弹簧床、衣服上的松紧带、自行车的坐垫等都用到了弹力 。
33、) 2、安装橡筋的方法与小车运动的研究 。
34、 (1)分小组装配:给小车装上橡筋 。
35、 (2)小组演示 。
36、师:都是用橡筋做动力的小车,为什么运动的状况(快慢、距离、方向)不一样呢?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3)分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 。
37、 (4)分组实验(选择一个因素),记录实验结果 。
38、 (5)汇报交流 。
39、 3、小结 。
40、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给小车安个螺旋桨教学目的: 进一步认识橡筋的弹力,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速度、距离的关系 。
41、 2、学生学习用橡筋和螺旋桨给小车安装动力,培养动手能力 。
42、了解螺旋桨的作用 。
43、 3、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
44、教学重点:会用橡筋和螺旋桨给小车安装动力 。
45、教学难点:知道螺旋桨的作用 。
46、教学准备:装有螺旋桨的船和飞机的挂图或影像资料、小车、螺旋桨、橡筋、支架、木条 。
47、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竹蜻蜓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怎么玩吗?(请一个学生演示 。
48、) 2、谈话:它像什么?你们知道什么交通工具使用了螺旋桨? 3、看书上P6图片或有关图片 。
49、 4、提问:上节课我们给小车装上橡筋动力使它运动起来了,现在可以给小车装上螺旋桨使它运动起来吗? 二、探究过程 动手安装螺旋桨 。
50、 (1)观察材料,分组讨论怎样组装螺旋桨,怎样用螺旋桨使小车运动起来 。
51、 (2)动手组装 。
52、装好后,试着用螺旋桨使小车运动起来 。
53、 2、研究橡筋绞紧的圈数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
54、 (1)提问:橡筋绞紧的圈数会影响到什么? (2)预测:橡筋绞紧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有怎样的关系 。
55、 (3)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4)小组汇报实验方案 。
56、 老师提醒学生: ·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实验时除了橡筋绞紧的圈数不同外,其余条件都要相同 。
57、 ·每次要把小车放在同一起点线上 。
58、 ·用手拨动螺旋桨一圈,橡筋就绞紧了一圈 。
59、 ·要量出小车行驶的距离 。
60、 ·每次实验,橡筋绞紧的圈数要有较大的区别,如第一次20圈,第二次40圈,第三次60圈 。
61、注意不要圈数太多,否则会把橡筋绞断 。
62、 (5)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
63、 (6)归纳:橡筋绞紧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 。
64、 3、讨论 。
65、 ·在第2课和第3课中,橡筋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两课的橡筋都被拉长了 。
66、第2课的橡筋是直接拉长,第3课中的橡筋不是直接拉长的,而是在绞紧时被拉长的 。
67、) ·这两课中,橡筋产生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这两课都是利用橡筋的弹力使小车运动 。
68、第2课橡筋带动轮子转动推动小车前进,第3课橡筋带动螺旋桨转动小车前进 。
69、)课后拓展 。
70、提问:你们还想研究什么问题?选择一个问题来讨论:需要哪些材料?怎样实验?实验时观察什么?怎样记录?你们预测的实验结果是什么?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