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
1、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是人类独有的区别于世间一切生命的交往工具;但又不仅仅是工具和载体,其本身就是人类文明和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
2、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人文,泛指一切与人类切身利益有关的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等 。这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提法更准确、更宽广,更深刻 。言语技能的获得,创新思维的超越,文化内涵的丰富,使语文课程更贴近整体素质的培养与熏陶 。
扩展资料: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有一定的审美性与实用性 。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 。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
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等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 。一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运用书面语和口语的能力;一是记忆和理解语言和文化的知识,也就是语言学和文化学 。任何语种都属于语文的范畴,文艺文和实用文都是语文中的文章体裁,不仅仅是指文学的东西才是语文 。
【课程性质怎么写】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你学习质量的好坏 。叶圣陶认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 。由这句话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好的习惯的重要性,其实好的习惯,主要还是靠自己去养成的 。
农村有句俗语是这样说的“习惯成自然”如果你坚持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则会成为雷打不动的“自然” 。那怎样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从学习实践中,文章作品中去领会 。《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就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把它慢慢融入我们的学习之中 。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则又给我们敲响要“学”“思”结合的警钟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有许多的名人对学习做出了总结,我们不妨一试(但不可盲目) 。
其实,更重要的是要我们从学习中去总结,比如说,在一个幽静的地方,我们不妨坐下静静心,默默想想散文、名言之类,不但更能愉悦心情,而且还增深了印象 。如果说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位独具匠心的建筑师,那好的学习方法则是精美实用的建筑材料 。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它揭示了语文最本质的特点,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1)语文是语言,语言是工具或交际工具,所以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学科 。
(2)语文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具有人文性,所以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学科 。
(3)语文既是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 。这个观点已被写进2001年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 。
这三种理论都存在下面3个问题 。
(1)这三种理论都把独立于语文学科之外并先于语文学科而存在的语文混同于指称语文学科的语文,把“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什么”偷换成“语文是什么属性的学科”,然后便简单机械地由语文有工具性或人文性推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学科”、“人文性学科”或“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 。这样的思维方法岂不是太幼稚可笑了吗?如果因为语文是交际工具或者说有工具性,语文学科就成了工具性学科,那么,计算机学科岂不就成了“办公助手性学科”?历史学科岂不是要定性为“镜子性学科”(因为历史是现实的镜子)?如果因为语文是人文精神或者说有人文性,就必须把语文学科说成是人文性学科,那么,政治、历史、音乐、美术等许多学科的性质同语文学科的性质不就完全相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