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日记探微︱一位晚清知县的“文字世界”( 六 )


三、联语作为“皇权下县”的文治手段
崇义县位于江西西南边陲 , 明正德年间始析上犹、南康、大庾等地置县 , 隶属于南安府 。 散落于这座崇山峻岭之间的崇义县文风并不盛 , 故而在这样的县城推行文治 , 所谓的“文学下乡”很难行得通 。 通观周长森《莅官日记》 , 其与当地士绅诗文往来甚少 , 诗文在陶冶性情方面的作用多止于自身 。 不过 , 这部日记却保留了大量的联语 , 这些联语完整地参与了周长森在崇义县的施政 , 并成功地嵌入了崇义的山水之中 。 作为一种相对边缘的文学样式 , 联语由此承担政教渗透基层的功能 , 无形中也起到“文字下乡”的作用 , 也不妨视作“皇权下县”的文字反映 。
知县|日记探微︱一位晚清知县的“文字世界”
本文图片

《崇义县志》所载舆图可见崇义县的丘陵地貌
清代是中国对联发展的鼎盛期 , 无论创作还是对联的研究都取得丰硕成果 。 许多著名文人均参与到对联创作中 , 并编撰联语集、联话集 。 清代对联风行的背后 , 前人认为有三方面主要原因 , 分别为:“元明以来小说的流行带动了对联的传播”、对仗启蒙读物“推动了对联的发展”、“对子摊的流行” 。 清代的联语也呈现出四个新的特点为:“越写越长”“越写越巧”“使用越来越普遍” , 以及对联独特的整套声律规则发展得愈发完善 。 (余德泉《中国对联通论》)前辈学者已经注意到清代对联写作日常化的新趋势 , 并将背后的原因归结为元明以来通俗读物的流行、文化行业(如对子摊) , 实则已经注意到明清通俗文化的流行对对联兴盛的重要影响 。 但这种分析主要考虑对联的阅读和使用者 , 并未集中关注对联的创作主体 。 在明清对联的消费者一端 , 是随着识字率提升而日趋广大的能识字的民众;在明清对联的创作者一端 , 则是上册及中下层广大文人的创作 , 其中尤以基层官员文人的创作最为关键 。 如果排除掉文人出于文字游戏所作的大量对联外 , 如周长森这样的基层官员文人 , 创作对联就主要是为了适应基层治理体系 。
周长森上任之后的重要举措是重修书院 。 在规划书院复建过程中 , 为书院各处场所拟对联 , 也成为他的分内之事 。 同治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 周长森在下乡视察工作的轿子中 , 周长森拟好了书院对联 。 对周长森来说 , 对联往往应工程而生 , 工程完工前 , 联语早已预先准备 。 周长森在任内重修崇义县署 , 其中西花厅十三日动工 , 定于十九日寅刻上梁 。 三月十八日日记中记载:“署前丹桂一株 , 婆娑数百载 , 拟工竣名之曰‘金粟堂’ 。 作楹联云:‘丹桂四时荣 , 生粟生金 , 是天地养民根本;青山千古在 , 谁宾谁主 , 借烟霞遣我吟怀 。 ’亦见余之作达矣 。 ”这种作对联的行为 , 也往往能衍生出诗歌创作 , 有时甚至可以为作诗起兴 。 在金粟堂中 , 三月十九日 , 周长森在署前清坐 , 即得诗一首 , 其中一句云“作吏此生难免俗 , 入山非隐竟能深 。 ”所抒发的情绪显然是昨日情绪的延伸 。 在此 , 联语不仅在体式上成为诗歌的前导 , 在情感宣泄上也为诗歌作了铺垫 。 当然 , 有时候 , 对联也可能是诗歌创作以后诗思余绪的产物 。 同治九年十月十三日 , 李少文请周长森题《庾岭探梅》《芝草重生》二图 。 周长森题诗以后 , 意犹未尽 , “复作楹联赠之 , 曰‘青莲老去饶吟兴;红豆春来系远思 。 ’”联语在此就成为诗歌的尾巴 。
知县|日记探微︱一位晚清知县的“文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