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过来 , 「不自知」也许能给你虚假的满足感 , 但长期来看 , 这种虚假的满足感一定会在某个时刻被戳破、引爆 , 从而让自己陷入「认知障壁」的围困里 , 无路可走 。
那么 , 如何培养自己的自知能力呢?
特别关键的一点 , 就是要协调好自己对感性和理性的调用 。
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 , 习惯于用感性、直觉的方式 , 对外界作出反应 。 举个例子:如果现在问你:你这段时间开心吗?你是会按照当下的感受去回答 , 还是认真思考一下 , 回顾一下近期的情绪和心情状况 , 再谨慎地去回答呢?
许多人可能觉得自己是后者 , 但实际情况是:我们基本都是前者 。
原因很简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 需要去考虑很多问题、作出许多判断和决策 , 如果每一个都要认真思考的话 , 那么会非常累 , 大脑也会超负荷 。 因此 , 我们产生了一种能力 , 依靠记忆里最直观、最容易被提取出来的信息 , 快速对环境作出反映 。
这种模式 , 按照丹尼尔·卡尼曼的说法 , 就叫做「启发式」 。
启发式可以提高我们的效率 , 降低我们的认知成本 , 但是 , 它同时也很容易造成我们的误判 , 诱导我们作出错误的、有所偏倚的判断 。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问你:你觉得自己做得比较好、比较擅长的事情是什么?你会如何思考呢?
一般情况下 , 我们会从这两个方面去思考:要么 , 是从近期发生过的事情里面 , 选一件记忆犹新的、觉得做得还可以的事情;要么 , 是选出一件对自己影响深远的、印象深刻的 , 受到出乎意料的赞誉和认可的事情 。
前者就叫做「易得性启发式」 , 也就是「更容易被想起来的事情」;后者叫做「代表性启发式」 , 也就是「更难以忘记的事情」 。
但这样得出来的结果 , 真的能够代表真实的你吗?其实是很困难的 。 它无法排除掉运气、环境、资源、支撑等因素的影响 , 更加无法代表你真实的水准和能力 。
但久而久之 , 这种思维方式所造成的观念 , 就会不断堆积在你的认知里面 , 从而慢慢地造成你对自己认知的偏差 , 遮掩住你的视野 , 让你无法更加清晰地看清自己 。
这是过于依赖感性的结果 , 但过度依赖理性呢?其实也不好 。
过度依赖理性的人 , 很容易陷入一个陷阱 , 就是「过度反思」 。 他们会过于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 , 关注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 关注自己离心目中那个「完美标准」有什么差距、差距有多大 , 一遍又一遍地在内心反刍 , 告诉自己「我不应该再犯这些错误」……
而很容易忽视:其实你所关注的错误 , 很可能只是无伤大雅的一个碎片;你过度的反思和自省 , 其实对行动帮助不大 , 反而会因为一遍又一遍地让自己沉浸在恐惧之中 , 从而失去了行动的动力和勇气 。
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很容易放大自己的不足和缺点 , 从而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 产生消极的偏差 。
那么 , 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
我一直提倡的观念 , 是在生活中灵活地应用感性和理性 。 也就是:用感性提供材料 , 用理性进行分析 。
举个简单的例子:像前面的问题「你擅长什么」 , 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是什么呢?不是在当下去回想和思考 , 而是在平时就需要有意识地去积累 。
也就是说:当你在工作中接触各种不同的场景、操办不同的事情时 , 就可以多沉浸进去 , 去感受:
- 我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 , 感觉是愉悦 , 还是无聊?
- 我对它是否有进一步探索的好奇心 , 还是只是公事公办、毫无兴趣?
- 晴雯#红楼梦:袭人是如何一步一步变坏的?你看贾宝玉对她的特殊做法
- 欲望|交广夜听|中年以后,请过低配生活
- |女人该如何取悦男人?过来人手把手教你一些技巧
- |人在职场,面对领导的制约,作为下属该如何应对?
- 迈克尔·乔丹|在NBA的赛场上场均25+的球员都有谁?他们的实力如何?
- 生活|夜读丨人一晃就老,别自寻烦恼
- 妒忌|职场小人拉帮结派排挤我,孤立我,要如何应对?3个方法保护自己
- 墓葬|秦始皇帝陵西侧墓葬考古新收获!揭示贵族生前奢华生活
- |东莞展览馆新春活动季闪亮上新,丰富市民春节文化生活
- 空军|大寒过后空军常态化,如何作钓能钓到鱼,尝试以下三点也许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