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 三 )


  • 我在做这项任务的时候 , 是感到很流畅、很舒服 , 还是非常艰涩 , 需要经常停下来思考?
  • 我能很自然地进入心流状态里 , 还是特别容易分心和走神?
  • 别人对我的成果是什么样的评价?是很满意 , 还是不够满意、勉强能用?
  • ……
    回答这些问题 , 依赖的不是理性 , 而是感性 。 不要束缚住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 而是忠实地记录下来自己内心和状态的波动 , 问问自己:
    我现在感受到的情绪是什么?是哪个细节、哪个环节 , 让我产生这样的情绪?
    这个过程中 , 不需要过多的思考 , 只需要专注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就可以 , 忠实地把它们记录下来就好 。 要相信 , 你的内心不会欺骗自己 。
    当然 , 由于人总是会有状态的波动 , 所以一两次的记录不能说明什么 。 最好是把这种做法变成一个习惯 , 每天完成日常工作 , 或是定期对项目进行检视时 , 都可以做一遍 , 问一问自己内心的实际感受 。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 , 经常会讲到多做日志和复盘 , 其实指的就是类似这样的记录 。
    接下来 , 你要做的是什么呢?就是用自己的理性 , 去对感性所收集的这些材料进行加工 , 去思考:
    • 这些收集起来的材料有没有什么共性?
    • 是什么样的事情和任务 , 会引发我的好奇/愉悦/成就感/无聊/困难/烦躁……?
    • 我能不能总结出一些简单的规律 , 来讲清楚我的倾向?
    换言之:感性收集关于事情和情绪的原材料 , 理性则是对这些原材料进行总结、提炼 , 抽象出一个个规律出来 。
    在调用理性进行总结的时候 , 特别要注意的就是:不要过多地沉浸在「我是不是又做错了」的思维定式里面 , 而是要跳出来 , 拔高自己的视野 , 尽量把自己从「那一刻的自己」里「抽离」出来 , 用一个更高的角度 , 去冷静地俯瞰自己 。
    你可能还会记得:我在之前的文章里 , 强调过:我们要做的 , 是对外沉浸 , 对内抽离 —— 用在这里其实也是适用的 。
    唯有把感性和理性良好地结合起来 , 协调好两者的关系 , 我们才能对自己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 。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点是什么呢?是自我跟外部世界的碰撞 。
    山本耀司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 , 撞上一些别的什么 , 反弹回来 , 才会了解‘自己’ 。 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 , 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 , 这才是自我 。 」
    很多人的一个认知盲区是什么呢?就是过于关注自己 , 从而忽略了「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的 。 但实际上 , 我们对自我的认识 , 跟别人对你的认识 , 往往是不重合的 。
    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 , 叫做「自我-他人不对称模型」(Self-other knowledge asymmetry , SOCA 模型) , 指的就是:
    对于情绪的判断 , 我们往往比他人更准确;但对于跟智力相关的判断 , 他人往往比我们自己更准确 。
    为什么会造成这个现象呢?主要就是因为前面讲过的「启发式」 。 过度依赖于启发式 , 会使得我们的记忆和思维进行过滤 , 把那些平平无奇的信息过滤掉 , 只留下印象深刻的、记忆犹新的、给予过较强反馈的信息 , 从而为我们的「叙事自我」 , 填充进大量虚假的、片面的信息 。
    这就导致了 , 我们对自己的评价 , 往往会由于真实的情况 , 从而形成「积极偏差」 。
    所以 , 一个非常重要的做法是什么?就是不断去扩大自己的认知边界 , 去接触更多的人 , 跟更多的人建立联系 。 可以是合作 , 可以是友谊 , 可以是沟通和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