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没有人愿意爱我们中的普通人”

还有几天 , 就是契诃夫的诞辰了 (1月29日) 。
这大概是我们最熟悉又最陌生的一位俄国作家 。
熟悉 , 是因为你肯定在语文课本上读过他的小说 , 《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凡卡》……
陌生 , 或许是因为我们了解的 , 从来都是片面的契诃夫 。 他的小说 , 远远不止于课堂中学习到的那几个考点 , “辛辣讽刺、精巧文字和白描人性” 。
变色龙|“没有人愿意爱我们中的普通人”
文章图片

“没有人愿意爱我们中的普通人”
——契诃夫《致苏沃林》1888年11月24-25日
来源@俄罗斯文学bot
在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看理想节目 《审美的乌托邦:俄国文学100讲》 主讲人 刘文飞 看来 , 契诃夫的小说从来都不只是片面符号 , 也不止于呐喊和口号 。 如纳博科夫所说 , “契诃夫把一切传统小说的写法都打破了” 。
刘文飞认为 , 契诃夫的小说 , 既用白描的手法表现人与人之间的难以沟通 , 难以相互理解 , 但又强调人是渴望相互走近的;生活的实质是荒谬的、无意义的 。 契诃夫是温暖的存在主义者 , 也是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
并且 , 契诃夫所描写的 , 从来不局限于他所处的俄国社会 , 而是超越时代 , 常读常新 , 有关于生活本身与我们自身所处 。
讲述 | 刘文飞
来源 | 《审美的乌托邦:俄国文学100讲》
(文字经编辑)
【变色龙|“没有人愿意爱我们中的普通人”】01.
“简洁是天才的姐妹”
契诃夫说过这样一句名言 , “简洁是天才的姐妹” , 简洁 , 就是契诃夫小说最大的创作特征 , 这首先就体现在体裁上 。
契诃夫的小说创作只有一种体裁 , 就是中短篇小说 , 他篇幅最大的中篇 , 也不过三、四万字 。 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曾经开玩笑地说:契诃夫是文学界的短跑选手 , 而不是一位有耐力的长跑运动员 。
契诃夫小说另一个突出的风格特征 , 就是幽默 , 但除了他早期的一些作品外 , 他小说中的幽默绝非搞笑 , 甚至也不完全是果戈理式的“含泪的笑” , 而是 一种更加深层的、触及人的存在之痒的幽默 。
契诃夫的小说是所谓的“精神小说”“情绪小说”“心灵小说”“心态小说” , 表面上不写心理 , 但通过白描式的手法 , 却恰恰写出了主人公乃至作者自己的深层心理和感受 。 我选择五个短篇 , 来尝试着做一些解读和赏析 。
首先 , 是他的 《万卡》(在一些语文课本里名为《凡卡》) 。 这个篇幅非常短小的短篇小说写于 1886 年 , 这个时候正是契诃夫的创作由所谓的“契洪特时期”向严肃写作时期过渡的关键时刻 。
*(“契洪特” , 是契诃夫中学时期老师给他起的外号 , 是对契诃夫姓氏的有意变音 , 有调侃、搞笑甚至贬损的意味 , 很有幽默感的契诃夫把它用作笔名 。 大学时期 , 契诃夫就开始以 署名“契洪特”在一些讽刺幽默杂志上发表小品文 。 )
万卡是一间鞋铺里的学徒工 , 只有九岁 , 他已经在城里打工三个月了 , 他在写信给他的爷爷 , 倾诉这三个月里的遭遇和痛苦 , 他所遭受的欺压 , 最后他在信封上写下几个字“乡下爷爷收” , 然后学着其他大人的样子 , 把信投进了信筒 。
为什么是“爷爷”呢?这或许是个父母双亡的孤儿 。 这封没有地址的信是无法被爷爷收到的 , 因为万卡不知道寄信要贴邮票 , 或许他也没有钱买邮票 。
契诃夫这个早期短篇小说 , 情节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 , 却也是富有深刻意蕴的:被一封信密封起来的万卡的痛苦 , 是无人知晓的 , 是无处倾诉的 , 而注定寄不出去的这封信也在暗示 , 人的痛苦可能就是没有接受对象的 , 是无法传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