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86岁翻译家王家湘:翻译界的乱象不是一下能解决的( 二 )


王家湘是1962年回的北外 , 在母校任教 。
住在同一屋檐下 , 王家湘和陈琳在各自感兴趣的领域倾注精力 , 各自成就 。 “他搞语言学 , 我搞翻译 。 我们各出各的差 , 各搞各的科研 。 ”王家湘翻译了《汤姆叔叔的小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瓦尔登湖》《说吧 , 记忆》《他们眼望上苍》等30余部英语文学作品 , 笔耕不辍40年 , 翻译400余万字;陈琳成为了著名外语教育专家、北外英语学院教授 , 一直致力于英语的教学 , 从小学到大学 , 一条龙编写英语系列教材 。
去年 , 北外举办80周年校庆校友集体纪念婚礼 , 夫妇俩受邀出席 。
两人携手走过漫长的人生 , 还有几个月 , 陈琳就满100岁了 。 王家湘说 , 现在他们住在一个养老机构 , 条件相当不错 , 陈琳的脑子很清楚 , 他一直工作到2021年9月底 , 身体才开始出现问题 , 自理能力下降 。 陈琳长期负责教材编写工作 , 去年9月26日 , 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 也算是工作圆满结束了 。
而她自己因为没办法长时间对着电脑翻译 , 去年把之前的工作基本结束了 , 这才算正式退休 。 每日 , 她坚持游泳、打桥牌 , “我从小就会游泳 , 喜欢 , 就会坚持 。 ”
遵从恩师王佐良翻译理念:一切照原作
王家湘算了一下 , 自己一共跑了三十多个国家 。
上个世纪80年代起 , 她前往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访学 , 接触到了大量不同于自己学到和讲授的传统现实主义的现当代英语文学作品 , 她产生了通过翻译将其中的一些分享给国内读者的想法 。
1981年 , 她在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访学期间 , 开始关注研究20世纪英国的一批现代主义作家 , 如弗吉尼亚·伍尔夫、乔伊斯、D.H.劳伦斯、E.M.福斯特等 , 回国后结合教学科研 , 开始发表相关论文 。
1986年夏 , 她作为鲁斯学者到美国康奈尔大学从事美国黑人文学和女性文学研究 。 当时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 , 在一年半的时间里 , 她从研究女作家 , 到集中研究美国黑人女作家 , 撰写了一批论文 。 1997年 , 她获得国家社科规划“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史”课题资助 , 开始边教学边研究 。 尔后又于2000年到哈佛大学黑人研究中心进一步收集资料 , 但由于繁忙的教学工作 , 直到退休才成书 , 2006年 , 《20世纪美国黑人小说史》出版 。
现在 , 她仍然记得自己翻译的第一部小说是英国作家艾丽斯·默多克的《沙堡》;记得读到琼·里斯那本不起眼的小书《沧海茫茫》时感受到的震撼;记得翻译纳博科夫的作品 , 既是享受也是折磨……每一本译作都以自己的特别之处 , 留在了她的记忆中 。
王家湘也是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的评委 , 她如何判定一部作品翻译得好不好呢?她认为 , 如果翻开一部作品 , 就知道这部作品是哪一个译者 , 这不是好的翻译 。 海明威和伍尔夫的风格是不同的 , 莎士比亚和美国印第安人的侦探小说风格是不同的 , 不仅句子长短不同 , 语言描述不同 , 译文的风格应该翻译出原文作者的风格 , 不应该有译者自己的风格 。
王家湘坚持认为 , 好的翻译 , 要尽可能反映原作语言风格、写作风格和文体风格 , 有些外国作家就是喜欢写长句子 。 有些人说中国人喜欢看短句子 , 那译者拆得零零碎碎究竟对不对?这是和原著作者相违背的 , 总而言之 , 她觉得翻译作品不能一味强调中国人的阅读习惯 , “我们愿意看不一样的景 。 我不赞成翻译要去迎合一个习惯 。 ”
王家湘还说 , 她做翻译的第一个原则 , 就是只翻译自己有研究 , 或至少有一定研究的作品;或对作者有过研究;或熟悉该作品的题材或反映的时代 。 另一个原则 , 就是遵从恩师王佐良先生的翻译理念“一切照原作 , 雅俗如之 , 深浅如之 , 口气如之 , 文体如之” , 并且努力在翻译过程中践行这一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