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女图|陶瓷仕女图历史溯源( 四 )


仕女图|陶瓷仕女图历史溯源
本文图片

?
从总体上说 , 磁州窑陶瓷仕女图虽然在数量上并不多见 , 并且局限于人物故事图当中而缺少独立性 , 但在技艺上是远超唐代长沙窑 , 显示出其在陶瓷仕女图的发展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 因而可以说是处于陶瓷仕女图的初兴阶段 。
四、发展—元代至明中期青花陶瓷仕女图
元代时期 , 虽然北方磁州窑系白地黑花瓷依然保持着较为繁盛的局面 , 但实际上已成为强弩之末 , 南方的景德镇窑已然崛起 , 并以青花瓷傲视群雄 , 成为陶瓷绘画艺术的引领者 。 青花瓷虽然在唐代即已被发现 , 但真正使之兴起并成为国瓷的是元代的景德镇 。 典型的至正景德镇元青花采取的是从中东进口的苏麻离青料 , 发色鲜艳并带有一些铁锈斑 , 绘制元青花的则可能是北方南下的磁州窑画工 , 所以有人戏称元青花的兴起不过是磁州窑画工将“黑墨水”改为了“蓝墨水” 。 不过 , 从实际的绘画情况来看 , 元青花虽然与磁州窑密不可分 , 但与磁州窑是有较大区别的 。 可以说 , 元青花绘制技法与艺术表现是远超磁州窑的 , 而这在陶瓷仕女图中表现得也十分清晰 。
仕女图|陶瓷仕女图历史溯源
本文图片

?
元青花中的陶瓷仕女图数量较少 , 和磁州窑陶瓷仕女图一样 , 是以人物故事图的面貌出现的 , 但是二者在艺术表现上却有较大差异 。 元青花陶瓷仕女图中最典型的莫过于藏于日本出光美术馆的元青花大罐《昭君出塞》(如图1-10) , 另外还有2015年佳士得拍卖会上以4716万港元拍出的元青花大罐《锦香亭》、万野博物馆藏元青花大罐《百花亭》等 。 元青花中的陶瓷仕女图虽然数量不多 , 但可以说个个精妙 。 其构图精致 , 人物结构准确 , 工整细致 , 虽然与磁州窑陶瓷仕女图一样仅有单一的色彩 , 但通过晕染使人物产生立体感 , 与磁州窑白描手法描绘的仕女图不可同日而语 。 并且 , 元青花的瓷胎为优质景德镇瓷胎 , 胎质坚致细腻 , 釉质温润如玉 , 远优于磁州窑粗松的胎釉 。 因此 , 元青花与磁州窑陶瓷仕女图虽同出于人物故事图 , 或者说同源于版画插图 , 但相较磁州窑陶瓷仕女图 , 元青花陶瓷仕女图可谓有了质的飞跃 , 成为后世的楷模 , 直接触发了明清时期陶瓷仕女图的兴起 。
仕女图|陶瓷仕女图历史溯源
本文图片

?
明代虽然已经出现了釉上彩描绘的陶瓷仕女图 , 但其出现于明代晚期 , 也就是说 , 从明代早期至明代中期 , 仍然没有釉上彩陶瓷仕女图 , 占据陶瓷仕女图主导地位的是元代后期延续而来的青花陶瓷仕女图 。 明代前期的青花陶瓷仕女图延续了元青花陶瓷仕女图的风格 , 仍以苏麻离青料作为绘制颜料 , 以人物故事图形式为主 , 描绘工整细致 , 注重层次晕染等 。 明代前期的青花陶瓷仕女图在宣德时期较多 , 这些青花陶瓷仕女图并未以元代多见的大罐为载体 , 而是主要以碗、盘、杯等小件器物为载体 , 如图1-11为一件明宣德青花仕女图碗 , 展现的是仕女夜游的画面 。
仕女图|陶瓷仕女图历史溯源
本文图片

?
明代中期 , 青花陶瓷仕女图依然较多 , 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明代宣德青花陶瓷仕女图风格 , 由于苏麻离青料用尽 , 主要采用的是发色幽淡的国产平等青 , 绘制上也趋于清新淡雅 , 富有一定的写意韵味 , 显示出明成化、弘治两朝的文人气质 。 如图1-12为一件明成化青花仕女图盘 , 构图疏朗 , 发色清淡 , 别具一番意韵 。 另外 , 明代中期还出现了民窑青花陶瓷仕女图 , 其绘制随意洒脱、画风淡雅 , 充满了民间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