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郑岩谈艺术史中的破碎与残片( 二 )


碎片|郑岩谈艺术史中的破碎与残片
文章图片

山东灵岩寺的“铁袈裟”
碎片|郑岩谈艺术史中的破碎与残片
文章图片

郑岩与学生读碑
“铁袈裟”的遗存记录了一段惨烈的灭佛史 , 不过您同时也说:“佛教造像原本就具有生命 , 但其生命仍受制于物质性的材料和视觉性的外形 , 而瘗埋的仪式和行为 , 则将生命转移到形象不完整或不具有形象的碎片中 , 使得针对物质和视觉而实施的破坏失去法力 , 这样 , 破碎便不再是一种纯然的悲剧 。 ”这大概是从宗教心理角度的理解 , 从艺术史的角度 , 我们该如何理解这种破碎呢?
郑岩:我们今天所谈的“宗教学”“艺术史”都是现代学术的概念 , 基本范式是近代从西方和日本移植而来的 。 它们使得中国学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 当然有着极大的贡献 。 但是 , 它们在欧洲产生时 , 也有着特定的背景 。 我在这本书的“引言”中谈到 , 十六世纪初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宗教改革带来的激进的“圣像破坏运动” , 否定了圣像的神圣性 , 那些被作为“艺术品”收集起来的碎片 , 开启了人们从审美角度去理解这些物品的历史 。 这是艺术史学史上一个关键点 。 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 。 唐代张彦远记载的长安壁画 , 都是会昌灭佛之后 , 好事者从墙壁上揭取的名家手笔 。 这两个例子都很极端 , 包含着艺术概念对于宗教概念的否定 。 后来 , 学者也反思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 。 因为造像的宗教性和艺术性本来是一个整体 , 我们只有打破二者的界限 , 才能更完整地理解它们 。 另一方面 , 就像刚才所说的那样 , 破坏也是一个机会 。 破坏的意义 , 首先在于否定了原始的价值 。 造像变形、破损、残缺的时候 , 会冲击人们的眼睛和心灵 , 产生出新的故事 , 作品的意义就变成复数的形式了 。 青州佛教造像残片被宗教徒有意识地掩埋 , 本身就是一种解释 。 这种解释集中在碎片的物质性和视觉性上 , 因此可能留给艺术家很多启发 。 我注意到徐冰去年的新作品《艺术卡门线》 , 他把带有个人艺术基因的“天书”用作一枚商业火箭的涂装 , 并真的在酒泉发射升空 。 但事情没有沿着设计好的轨道发展 , 发射失败了 , 火箭摔成了碎片 。 徐冰并没有中止他的作品 , 他把失败及其结果也看成作品的一部分 。 他展出了摔坏的火箭 , 还写了一段话 , 描述了残骸特有的一种美感 。 这个作品因此出人意料地具有了另外的寓意 , 可以呼应我们对于当下世事的思考 。 徐冰把这叫做“收拾残局” 。 我在这本小书中也讨论过历史上其他的例子 , 如督陶官唐英对于一件残损的龙缸的解释 。 至于《阿房宫图》和禅僧身份的艺术家六舟的“锦灰堆” , 当然都是艺术内部的例子了 。
碎片|郑岩谈艺术史中的破碎与残片
文章图片

青州龙兴寺出土一尊被打碎的佛像
您书中的第二个故事讲述了“铁袈裟”成为禅宗圣物的过程 , 您在书中说:“仁钦到达灵岩寺时 , 铁罗汉已经立于寺内约三十年 。 类似的铁像或铁钟在当时并不罕见 , 因此 , 仁钦应该熟悉其外表的披缝 , 也十分清楚‘铁袈裟’身上根本不是什么水田纹 , 新的命名并非出于无意的误读 , 而是故意另立新说 。 ”如果在当时很多人都知道这是铁像的遗存 , 那么仁钦另立新说必然意味着不同故事之间的竞争 , 您认为他的故事赢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