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郑岩谈艺术史中的破碎与残片( 五 )


文章图片

景德镇出土明代龙缸残片
碎片|郑岩谈艺术史中的破碎与残片
文章图片

徐冰的《何处惹尘埃》
碎片|郑岩谈艺术史中的破碎与残片
文章图片

六舟的《百岁图》
您在书中提到《侣行:光影重现巴米扬大佛》这个数字技术的艺术作品 , 联想到您在书中写到青州龙兴寺窖藏发现:“(青州)龙兴寺窖藏造像残块有数千件之多 。 形态完美的身体、精细的雕刻工艺、鲜艳华美的敷彩贴金 , 与无情的断裂、生硬的破碎、令人手足无措的混乱 , 形成强烈的冲突 , 触目惊心 。 ……造像百分之九十是北朝晚期的遗物 , ……最晚的纪年是北宋天圣四年 , ……许多北朝造像在早期就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 , 此后进行了修补 , 而后再次受到破坏 。 ……这些造像可能经历过北周武帝和唐武宗灭佛运动的冲击 。 ……在龙兴寺 , 灭佛的狂飙过去之后 , 人们将造像断裂处两端凿上孔洞 , 灌入铅锡合金或插入铁件以连接固定 。 但是 , 由于许多造像受到多次破坏 , 最终难以收拾 。 在(北宋)崇宁之后 , 这些历尽劫波的造像残块被有序地收集、埋藏起来 。 ”比起彼时寺庙僧人的处理方式 , 这种光影重现的形式 , 是不是过于“轻”了?或者说 , 这表现的是艺术和宗教不同的处理碎片的方式?
郑岩:这是个好问题 , 我以前没有想过 , 谢谢!我试着回答 。 这可能涉及艺术创作的媒材、工具、手段 , 以及它们的价值 , 的确也是艺术史需要思考的 。 我在博物馆工作过很多年 , 博物馆的库房是按照藏品材质划分的 , 道理很简单 , 不同材质的文物 , 要求的保护环境和技术不同 。 历史上 , 不同的材质和技术 , 也的确与不同的价值判断联系在一起 。 例如 , 达·芬奇就看不起雕塑 。 那些雕塑家满身尘土 , 也不需要那么复杂地将三维的物体转换为二维的图像 , 他们的工作看上去是比较简单粗暴的 。 同样 , 中国的文人画家讲究“墨分五色” , 也看不起青绿 。 由于艺术家身份不一样 , 有不同的训练 , 由此形成了一定的价值标准和鄙视链 。 但历史上的艺术家也在不停地拓展他们的材料、工具和手段 。 除了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能与表现力 , 还在于如何认识和解释的问题 。 例如 , 青铜就被视作珍宝 , 要“子子孙孙永宝用”;玉就可以用来比喻君子之德;铁的象征意义是镇压、稳定 。 纽约9·11纪念馆收集了形形色色与事件相关的藏品 。 但是 , 徐冰收集的尘埃 , 还是令人意外和震惊 。 这是所有博物馆都没有在意的“物品” 。 不在于尘埃本身的轻重 , 而是它对人的触动 。 影像的问题也是如此 。 很多艺术家都在用影像 , 用数字媒体 。 我在书中特别提到 , 中国古人关于“影” , 有过很多哲学上的讨论 , 这可以和今天人们新的试验放在一起来思考 。 电和数字技术的普及 , 使得这种手段强烈地摆在我们面前 。 你说的“轻” , 也许还在于它们不再像其他手段那样 , 为一部分经过特别专业训练的人所专有 , 而使得艺术家和艺术的边缘变得模糊 。 《侣行:光影重现巴米扬大佛》的作者张昕宇、梁红夫妇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家 。 这是这个作品有趣的地方 , 也正是艺术的时代特征之一 。 其实 , 书中的仁钦、唐英等人也不是今天概念中的艺术家 。 另外 , 作品的力量也不完全在于它的物质形态和视觉效果 , 创作过程和创作背景同样重要 。 我没有特别展开谈《侣行:光影重现巴米扬大佛》这个例子 , 我从网上看到 , 他们的实施过程很不容易 。 这对夫妇很勇敢 , 据说他们在贾拉拉巴德遇到过袭击 。 这使我联想到玄奘去那竭城寻找佛影窟时的经历 。 佛影窟也离贾拉拉巴德不远 , 玄奘一个人步行 , 途中遭到了盗贼 。 他到达之后 , 据说礼拜了二百多次 , 神奇的佛影才显现出来 。 玄奘也亲眼见过巴米扬大佛 , 说它是“金色晃曜” 。 我可能先读了《大唐西域记》 , 再看张、梁夫妇的作品 , 将不同时代的影子叠加在了一起 。 这也许是我个人的感受 。 你可能还联想到了一台欢天喜地的晚会 , 数字化的背景快速转换 , 眩人耳目 , 但灯一关 , 啥都没有了 。 这的确是“轻” 。 但这种稍纵即逝的暂时性 , 可能也正是数字艺术的一个特征 。 它的表现力还在探索和发展中 , 有很多可能性 。 我没有深入研究过这个问题 , 你也许还可以与艺术家们聊一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