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郑岩在龙门石窟北魏宾阳中洞
在外编的几篇文章中 , 你讲述了多个艺术领域(绘画、陶瓷、碑拓)碎片重生的故事 , 在您看来 , 碎片的重生可以呈现出多个面向和路径 , 是这样吗?但是在《六舟的锦灰堆》一文中 , 六舟的作品显然是游戏式的、炫技式的 , 您怎么看待这类作品的艺术价值?
郑岩:我讨论破碎和残片 , 除了将宗教和艺术联系起来动态地思考之外 , 这个题目本身也是一种隐喻 。 我想通过这个题目 , 尝试着打破艺术史原有的一些范式 , 例如对于研究对象严格的分类、对于作品意义唯一性的执念、历史与当代截然对立的划分等等 , 都值得反思 。 很多学者都在做类似的讨论 , 例如 , 我们不再把研究对象单纯看作博物馆中的藏品 , 而试图将它们回归到原来的历史语境中加以观察和解释 。 我们意识到展厅的路线、橱窗的玻璃和灯光 , 都是一种后来加入的叙事 , 虽然这种叙事也很重要 , 值得研究 。 但它们把艺术品隔离为一个个外在的、孤立的物体 。 而我们要看重的是作品与人的行为的关系 。 对一件器物来说 , 破碎是一个激烈的事件 , 它使得器物的形态变化了 , 有了前世今生 。 破碎后的事 , 就有很多可能性 。
这本书前前后后都是在讲故事 。 历史本身很精彩 , 可以引导我们去做各种思考 。 这些胡思乱想 , 都是一种尝试 。 我不急于做理论上的总结 , 那也许是别人的事 。 读者如果要从中寻找另一种“完整”的结构 , 难免要失望 。
你提到的多个领域 , 包括绘画史、陶瓷史、碑拓金石 , 以及当代艺术 , 对我来说虽然并不完全陌生 , 但我也的确说不上是这些方面的专家 。 包括佛教艺术 , 我过去碰得也不多 。 我想利用这个题目 , 发掘一下我自己 , 不能总是像原来那样只研究汉唐墓葬 。 通过做这个题目 , 我读了一些以前没有认真读过的书 , 学到很多新的东西 。 这让我很高兴 。
哦 , 还要说一下锦灰堆 。 我很偶然从浙博六舟展图录中 , 看到这位好玩的艺术家的《百岁图》 。 其中有一条金石学家瞿中溶的题跋 , 说看这件作品“如睹西来百衲衣” 。 这真有意思 , 又是一件袈裟 , 而它的作者就是一位禅师 。 我感兴趣的是 , 它很不一样 , 不在清代艺术史的主线上 。 白铃安(Nancy Berliner)是对这类艺术品下功夫最早也最大的 , 她更多地用“八破”这个名字称呼锦灰堆 。 她跟我讲过 , 八十年代她在北京拿这种东西给学者看 , 他们大都不以为然 , 认为是民间的玩意儿 , 不重要 。 但王世襄先生鼓励她做这样的研究 。 她收藏了很多 , 在波士顿美术馆做了一个专题展 。 对我而言 , 这些作品使我进一步认识到艺术史线索的复杂性 。 我也看到有多位学者评论 , 说这类作品终究格调不高 。 这当然了 , 你拿主流绘画史的“格调”来衡量它 , 包括那些全形拓 , 都是野狐禅 。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是 , 我们固执地认为艺术史上作品的好坏高下 , 只有一套标准 。 那么 , 我们看徐冰的《何处惹尘埃》 , 哪里谈得上“气韵生动”?我与艺术家张小涛讨论六舟 , 他认为精彩得很 。 我在书中把一幅托名钱选的锦灰堆作品和张小涛2002年的油画《116楼310房间》放在一起 , 竟然非常相似 。 而张小涛以前并不熟悉锦灰堆这类作品 。 这种“暗合”显示出六舟等人的作品是超越时代的 。 这一点也启发我们思考艺术史与当下艺术创作的关系 。
- 碎片|《上海胶囊》:小说不是VR,是AR
- 中国园林|中国园林研究开山之作|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先驱喜仁龙经典作品出版
- 月华图!他为了糊口55岁才拿起毛笔,却成了艺术史上一代大师
- 翡翠|翠友58000买的“帝王绿”没戴几次就摔得稀碎!一看碎片原来有猫腻
- 香港&一流的艺术史地位,二流的市场价格,不温不火的林风眠要崛起了吗
- 样板戏@孔庆东教授多次称样板戏是艺术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这话说的没错
- 碎片|荐号 | 如何利用好碎片时间,开阔自己的眼界?
- 生活|记忆里的除夕碎片
- 梅花|一月|花蕊在寒冷中跃动
- 影像|图像碎片时代,我们究竟身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