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 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先生逝世纪念日 。 他是“四大名旦”里年纪最轻的 , 比梅兰芳小十岁 , 比尚小云、荀慧生小四岁 。 艺事开始最晚 , 成就却不输任何人 。
台湾的戏曲研究家齐崧先生说:“如果听梅兰芳的戏是等于吃鸦片 , 那么听程砚秋就等于是打吗啡 。 因为吃鸦片尚有戒除的可能;而一旦打上吗啡 , 则很难了 , 最后唯有以身相殉 。 ”这话近于玩笑 , 可还真无法否认 。
《大宅门》导演郭宝昌先生就是一个听程入瘾的“老”戏迷 , 他在新作《了不起的游戏:京剧究竟好在哪儿》中提到自己当年为程先生戴孝三天的故事 。 他写道:“程砚秋先生去世的时候 , 我戴了三天孝 。 那时我上高中 , 同学们问我 , 你们家谁死了?我说你们家人才死了呢!又问我给谁戴孝 , 我说程砚秋 。 再问 , 程砚秋是你们家什么人?我说不认识 。 ”
上世纪50年代 , 为什么会有观众把京剧演员当作朋友 , 当作情人 , 当作父母 , 当作同志?电视剧《大宅门》中的白玉婷和梅兰芳的照片结婚的情节是如何“编”出来的?
今天 , 活字君与书友们分享郭宝昌、陶庆梅合著《了不起的游戏》一书中的相关篇章 。 一声声的喝彩 , 就是名角与观众之间的密切的配合、检验和沟通 。 有时候 , 演员一出场拿出本事卖力表演 , 观众不叫好 , 他也就没了情绪 。 郭宝昌老师说 , 这种关系让一代代的艺术家的表演不断成熟 , 促进了京剧流派的形成 , 因为演员和戏班是在叫好声里寻找不同的观众群 , 从而建立自己风格的 。
郭宝昌 文
本文原刊于《了不起的游戏:京剧究竟好在哪儿》
郭宝昌 陶庆梅 著 三联书店 2021年
七类八派谈叫好
叫好 , 这种独特的民族欣赏方式起源于何时无从查考 。 大概宋元时期的野台子戏就产生了吧 。 这是农耕文明的欣赏方式 。 那会儿还没有什么剧场规则 , 叫好什么样 , 我们也不知道 。 到了前清京剧形成前后 , 便有了些很有趣的记载 。 一九九二年 , 我拍了一部电视剧《大老板程长庚》 , 剧情中用了程大老板唱戏时不许观众叫好的传说 , 京剧史书记载程长庚“当在出演中甚厌人之喝彩” 。 程长庚认为叫好是对演员正常表演的干扰 , 他的戏迷无不遵从 。 不但不敢叫好 , 而且听说程大老板不喜欢烟味 , 场子里连抽烟的都没有了 。 这还不稀奇 , 即便是程大老板进宫去给皇上唱戏 , 居然也不许皇上叫好 , 他说:“上呼则奴止 , 勿罪也 。 ”意思就是假如皇上叫好 , 我就停演 , 请皇上不要降罪于我 。 令人震惊的是 , 据说听戏的咸丰皇帝果然没敢叫好 。 我在电视剧里用了这一细节 , 当时还有专家指责为胡编乱造 , 说这怎么可能?!这样做程大老板要被杀头的 。 一个传说 , 你较什么真儿?我在电视剧里用这段 , 只想说明 , 叫好在历史上是有争议的 。 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现象 , 我们究竟该如何认识这一审美现象 , 是应该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的 。 但怎么研究叫好 , 十几年前 , 我偶翻钟惦棐老爷子的那本《陆沉集》 , 有篇文章《克服怪声叫好的陋习》 , 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根据戏曲界内行人的分析 , 从前观众在剧场中叫好的竟有七类八派之多 , 有专听唱功的 , 有专看做功的 , 也有对唱功做功都没有兴趣 , 只看演员长相的 , 许多年来 , 这些观众的趣味有力地影响着和左右着台上......
他说的这个“七类八派” , 给了我观察研究叫好的一个好的入口 。 我听了几十年戏 , 但真的不知道还有过这个说法 。 于是我请教了很多内行、名票、大腕、前辈老先生 , 可惜的是无一知晓 。 询问了几位九十多岁高龄的老艺人 , 也都不知 。 这种提法 , 大概是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前 , 不知是什么人总结出来的 。 这是一份宝贵的遗产 , 其中浸透了对传统文化深刻的认知 , 可惜的是失传了 。
- 河北梆子|河北梆子《花雅运河》,国家大剧院上演流动的戏曲艺术史
- 郭宝昌|刘树生|“国粹”到郭宝昌那儿怎么就变成“游戏”了?
- 见识|电视剧都不敢演!条件优越的宁波家庭,一场大病见识了人性的冷漠
- 现实主义|孟京辉戏剧作品《红与黑》北京首演,梅婷重读原著被角色点燃
- 经典|越剧折子戏专场流派荟萃
- 老子_文化|《帛书老子校注》何以成为“叫好又叫座”的畅销书?
- 刘涛|刘涛的职场装有多绝,《欢乐颂》的安迪,到如今新剧《星辰大海》,重回当时巅峰时刻!
- |据说《梦想城》即将开播,蒋欣和杨烁担任主角,剧情非常精彩
- 吴敏|高圆圆新剧收官,职场女性的眼泪比家庭主妇的眼泪更值钱吗?
- 妇女节|导演靠谱,演员不拉胯,这部表现女性独立的剧,没理由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