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苡|我们在通往父亲的道路上,究竟遭遇到了什么?

我们在通往父亲的道路上 , 究竟遭遇到了什么?父亲 , 是肉身交替 , 还是精神的承传相继?在中外文学史中 , 父子关系早已成为一个永恒的文学母题 。 与平静慈爱、温情脉脉的母子关系相比 , 父子关系则更显辽阔与深邃 。 3月12日 , 叶兆言携新书做客南京先锋书店 , 与《通往父亲之路》插图作者、文画人赵蘅 , 《乔家的儿女》原著作者、编剧未夕 , 以及南京大学青年学者陆远 , 共同讨论了人世间最为复杂幽微的父子情感 。
杨苡|我们在通往父亲的道路上,究竟遭遇到了什么?
文章图片

3月12日 , 叶兆言《通往父亲之路》新书发布及分享会现场 。 从左到右依次为叶兆言、赵蘅、未夕 。
作为一本初次直面、致敬、反思父辈的人生之书 , 叶兆言坦言 , “这是我一直以来想写的一部书 。 想说的意思也简单 , 就是想向‘父辈’致敬 。 在我生长的环境里 , 父辈们一直都是高山仰止 , 高不可攀 。 大家好像总是生活在父辈的阴影下 , 我的父辈、父辈的父辈、祖父辈的父辈 , 他们的历史始终都闪耀着迷人的光辉 。 ”
我写《通往父亲之路》很简单 , 相当于一个电影
在活动现场 , 中国式的父子关系成为叶兆言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 一开始 , 这句话来自于他自己 , 但后来 , 叶兆言发现这慢慢变成一个标签 , 以至于他面对这样的问题 , 想不明白应该怎么说 。 叶兆言说 , 作为写作者而言 , 这个话题可能是非常简单的 , “从我来说 , 我写《通往父亲之路》很简单 , 相当于一个电影的形式 , 一部电影就是一个多小时 。 同样一个故事如果用电视剧的手段来写的话 , 很可能就是那么长 。 为什么呢?它像电视剧一样 , 人物关系、发展、节奏就是这样 。 ”
为什么特别想写这样一部小说呢?叶兆言直言 , 一方面是为这本书以后的长篇做准备 , 另一方面 , 他这样的作家特别有一种回忆 , “我想起(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写小说的时候 , 我们那一茬作家特别有意思 , 我们这些人开始走上文坛写的都是中篇 。 (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 , 不是出书 , 都是在刊物上面 。 刊物就相当于电影院 , 大家都在电影院里演 , 所以我写中篇的时候 , 有一种对自己青年时代开始写作时的很亲切的回忆 。 ”
《通往父亲之路》讲述了一对父子的故事 。 书中 , 主人公张左出生不久 , 父母即因感情不和分开 , 母亲再嫁父亲另娶 , 他自幼由外公魏仁与外婆抚养 , 其父张希夷是外公魏仁的得意弟子 , 二人虽无血亲 , 但志趣相投 , 堪称精神上的父子 。 魏仁、张希夷、张左三代人 , 是父子或师徒 , 有恩亲 , 也有离合与疏近 。 时光流转 , 晚年的张希夷声名大噪 , 父子二人亦交往渐密 。 但通往父亲的道路太漫长 , 有时候走得越近 , 感觉越远 , 《通往父亲之路》所探讨的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
杨苡|我们在通往父亲的道路上,究竟遭遇到了什么?
文章图片

《通往父亲之路》 , 叶兆言 著 , 译林出版社2022年1月版 。
“什么叫中国式的父女关系、父子关系?有的时候那是一种不能言说的伤痛 。 ”作为电视剧《乔家的儿女》的原著作者和编剧 , 未夕(本名杨筱艳)对此深有感触 。 《乔家的儿女》中塑造了一个极为自私不顾儿女的父亲乔祖望 , 在未夕看来 , 乔祖望与《通往父亲之路》中的父亲张希夷二人 , 都是不想做父亲的人 , 张希夷就是一个永远的精神上的儿子 , “对于他来说 , 可能通往父亲的道路是一个永远的死胡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