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异相纷呈——从梅钰的小说谈生活与文学的关系

文学|异相纷呈——从梅钰的小说谈生活与文学的关系
文章图片

我们都知道 , 生活由大大小小的事件构成 。 日日如此 , 月月如此 , 年年如此 , 对于许多人来说 , 应付这些大大小小的事件就可以了 , 所以 , 很少去思考“生活”本身 , 更很少去思考生活所呈现出来的意义 , 也就不大去关心不同的事件背后隐藏的那些“异相” 。 何况 , 任何事件在发生的时候 , 其更多的意义和价值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以后才能显现 , 或者完全被另外的事件淹没 , 没有人会再想起来 , 包括当事人 。
任何事件均会有起因 , 也可能会从这件事引发出另外的事 , 或者会形成更大的连锁反应 。 就像“蝴蝶效应” , 但是 , 多数人的认知永远停留在事件本身 , 更多的是关注其形成的新闻效应 , 很少由此即彼去探究这些事件涉及到的更为深刻和广泛的社会性 , 更不要说去挖掘其中蕴藏的文学性 。
所以 , 作家要具备的综合素养就必须是多层面的 。 也就是说 , 要具有从事件性(新闻性)联系到生活性 , 再从生活性进入社会性 , 最后上升和提炼出文学性的能力 , 而且 , 不仅仅是在思想认知上 , 还要在文字表达上 。
也就是说 , 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发生的事件(过去 , 现在甚至未来)的综合判断 。
从这一点上 , 梅钰很显然已经具有了强烈的文学意识 。
文学|异相纷呈——从梅钰的小说谈生活与文学的关系
文章图片

《十二个异相》可以说是从十二个事件写起 。 我们经常强调一个作家的“现实主义观”和责任感 。
何为现实?我以为 , “现实”不是一个时间概念 , 而是价值概念 。 于文学而言 , “现实”应该是作者站在时下回顾历史 , 关注当下 , 表达未来的一种价值判断和哲学思考 。
所以 , 任何作家在面对当下发生的任何事件时 , 如果仅仅停留在事件本身 , 停留在事件产生的“新闻性”上 , 那是不够的 , 甚至可以说与文学无关 。 一个作家 , 面对“事件”应该像警察面对案件 , 要从现场寻找任何可能与“事件”有关的蛛丝马迹 , 然后一点点儿 , 一丝丝儿地剥开、还原 , 回到“本质” 。 而且 , 一个作家还要比警察破案多走一步 。 那就是 , 不只是思考事件发生的原因 , 找到“凶手” , 更重要的是要思考产生“案件”的原因 , 思考“凶手”成为“凶手”的原因等等 。 也正是在这一点上 , 一个作家的价值才得以体现 。 在生活与文学的关系中 , 如果一个作家不具备“批判性” , 不承担“批判”责任 , 这样的作家存在意义是不大的 。
简单说 , 《十二个异相》写了十二个故事 , 这十二个故事呈现了当下社会中并不鲜见的“异相” , 比如 , “众筹” , “婚外恋” , “网络游戏” , “离婚” , “拆迁” , “绑架” , “白血病”等等 , 与这些“异相”相关的 , 还有“小三劝退师” , “网络杀手” 。 每一篇小说所写的事件 , 对于我们来讲 , 并不陌生 , 甚至可以说有点司空见惯 , 但是 , 梅钰将这些“事件”变成了小说 , 仅此一点 , 就足以说明 , 梅钰的责任感和文学胆识 。
在十二篇小说的表现上 , 梅钰都有着自己的设计 , 这是小说的表现形式 。 对于中短篇小说来讲 , “设计感”是很重要的 , 因为 , 中短篇小说不能够像长篇一样去铺排 , 去渲染 , 而是需要迅速切入 , 快速推进 , 戛然收尾 。 这是需要一定功力的 。 关于这一点 , 我曾在一篇评述梅钰小说的表现力的文章《生活编织的网和艺术的抽丝剥茧》中有过阐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