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论六艺该摄一切学术》选自《泰和宜山会语》 , 马一浮著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20年6月 。
马一浮在其《六艺该摄一切学术》中阐述了中国人原本的学习系统和知识体系——“六艺”之教 。 在马一浮看来 , 六艺通向人类合理的日常生活 , 而非偏重考古 , 更不是徒资言说而与实际生活甚远之事 。 他认为 , “六艺”之教 , 不是空言 , 须求实践 。 在中国的“前现代”系统中 , 学习的过程往往同时牵连着细致而持续的社会化过程 , 使得知识系统和学习系统可以真实地作用于现实生活 。 而今天 , 随着社会肌体的改变 , 随着现代学科化知识体系的遮蔽和挤压 , 中国传统中本来可以致用的学问 , 在学科治理、学术工业的挤压下 , 与当下现实逐渐割裂 , 逐渐变成心性之学、修养之学 , 不再是致用之学和有为之学 。
本文图片
1928年初 , 蔡元培、林风眠选址杭州西湖 , 创建了国立艺术院 , 为中国美术学院的原初机构 。
本文图片
浙江省湘湖师范学校旧址 , 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西河路 。
回到一百年前 , 中国现代教育的缔造者们也曾别有怀抱 。 1928年的杭州 , 两位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驱各自创办了一所学校 。 一位是蔡元培 , 他在西子湖畔创办了国立艺术院 , 其目的是通过艺术与审美教育 , 做到“破人我之见 , 去利害得失”“以爱美的心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 。 另一位是陶行知 , 他在湘湖之畔创办了湘湖师范 , 培养乡村教师 , 要以平等知识、平民教育培养一种“生活力” , 要“用四通八达的教育 , 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 。
近一个世纪过去 , 国立艺术院已经变成今天的中国美术学院 , 而湘湖师范的道统却几近消亡 。 近来 , 我派了一支团队 , 正在努力修缮湘湖师范旧址 , 希望设计出集展示、教育一体化的系统 , 在将来重新恢复陶行知的愿景与实践 。
二、
生活的知识
【|高世名|从“通人之学”到“人间思想”——兼论当代中国知识与艺术状况】然而 , 今天我们的知识状况究竟如何?坦率地说 , 我认为当代中国人文知识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与中国人生活现场的高度隔膜 , 以致于难以就人民生活建立起“同情之理解” , 无法在中文世界里安身立命 。
古今中外 , 思想的形成、艺术的创造都必须扎根于一个真实的社会 , 面对一个活泼泼的问题现场 , 艺术和思想才能具有现实的深度、生命的活力 。 20世纪以来 , 随着大学和现代教育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确立 , 在几乎所有非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中 , 都存在着学科知识与社会现实脱节的现象 。 大学内的知识高深、系统 , 却解决不了现实中的问题 , 甚至无法对眼前的社会生活做出深刻的解释 。 因为真正的思想创造和知识生产是在具体历史情境中发生 , 是为解决具体问题而形成的 。 脱离了具体的问题意识 , 脱离了真实的历史情境和现实土壤 , 只会造就所谓“无目的的手段”“无经验的科学” , 只会生产出知识的空洞躯壳与学科化的虚假教条 。 令我们担忧的是 , 今日大学中生产和传授的人文知识 , 其主体依然是日益学科化的知识 , 用这种知识培养出来的学生 , 往往既缺乏社会的感知、生活的经验 , 又缺乏现实的关怀、行动的能量 。 与当代生活现场的疏离、与古典文化精神的隔膜 , 已经使我们的知识生产渐渐失却自身的历史脉络、现实基础和发言位置 。
- |“红岩精神”润心田
- |90年100元纸币,你有收藏吗?从退市到现在涨了多少
- 办公室|“职场人”看过来,这10件办公室好物,简直是拯救上班族的神器
- 翡翠|不起眼的翡翠小料,竟开出价值千万级别的冰阳绿,做成成品更是美到“无法想象”
- 天文学|春分: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 松浦|“万松浦文学奖”获得者罗伟章:写作就是潜水,碎片化信息有损精神
- |今年春天不流行穿碎花裙了,“越简约越高级”,这些搭配值得借鉴
- 考研|研究生毕业找工作,女生直言“后悔”考研,和想象的差距太大
- 程序员|研究生快要成“娘子军”?导师无奈感慨,想招个男生怎么这么难?
- 盛世|贾雷德·戴蒙德的“盛世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