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滑动查看)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1950年6月《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学方针与实施方案(草案)》(部分)是“以现实主义系统的及中国民间的美术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教育”“以各种形式与当前的实际斗争以及群众美术相结合 , 达到教学用一致 , 理论与实践统一 , 培养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与实际工作能力” 。
毋庸讳言 , 今天的知识界同仁跟前几代人有很大不同 。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那一代人自不必谈 , 梁漱溟曾言:“我不是学问家 , 我的学问都是被现实问题逼出来的 。 ”诸如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 , 他们大都是文化、思想和经验上的“杂食动物” , 经历了“上山下乡”、改革开放 , 交朋友三教九流 , 惦记着家国天下 , 心中有书生意气 , 身上有江湖义气……他们的学术或许不是那么中规中矩 , 却特别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 因而有一定的行动力和超强的意志力 。 而近二十年的知识界 , 基本上是一些“大学动物” 。 他们特别擅长所谓的学科建设 , 跟上一代人相比 , 他们的知识生产或许更规范、更漂亮 , 更能够跟欧美学界接轨 , 然而对周遭社会既缺乏关心的愿望 , 又缺乏理解的能力和介入的勇气 。 与社会现场隔膜、与生活感觉断裂 , 自然就无法形成丰满的主体性和行动力 。 最关键的是 , 与现实隔膜 , 最容易造成问题的简化、思想的窄化 , 以致教条化与平庸化 。
要改变这种知识状况 , 我以为需要强调两个方面:一方面 , 大学中人要能够理解当下知识话语、现实经验和社会意识之间多层面的动力机制 , 要能够洞察数字时代大众媒体、社交媒体、自媒体之间多重性的映射关系 , 要能够对当代技术经验、媒体现实所造就的人的生存状况 , 以及背后的政治经济学状况进行深入解析 。 否则 , 我们实难理清今日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境遇 。 另一方面 , 我们必须意识到 , 在最平凡的百姓生活中存在着很积极的东西 。 那是一种生活和生产的原动力 , 一种比学科知识更持久、更强大的生活智慧和日常力量 。 捕捉、呈现、呵护这种日常力量 , 对每一个真正想要做出改变的知识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 这种力量孕生之所 , 恰恰是现有的知识语言、学术概念和理论话语所无法抵达之处 。 在我看来 , 这就是无数普通人生活的集合 , 是芸芸众生之“情—感—意”的链接 。 这无数人的生活现实才是一切知识、方法和勇气的根源与土壤 , 也正是我们知识主体性的历史性根基 。 为此 , 我们必须扎根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 , 从生动、复杂的现实感觉和社会意识中 , 发掘出一种新的知行合一的力量 。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中国美术学院师生写生
在此 , 我想起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 这部著作可以说既是彻底的现实主义 , 又是极端的形式主义 , 其最关键的特征是以实写虚 , 以现实见空幻 。 在小说拉拉杂杂的讲述中不动声色地埋伏着“百家姓”的精密结构 , 它的形式结构是“百家姓” , 主题是“百姓” 。 数不清的人、理不清的事 , 在书中装得满满的 , 同时又显得空落落的 。 书中的一个个人物如同《清明上河图》中的无名身影——那些在同一时空、各自命运中熙熙攘攘又自行其是的芸芸众生 。 刘震云写的是“百姓的精神生活” , 是这些升斗小民尘埃里的生命史 , 是他们生命里的意义与无意义、恩怨与寂寞、奈何与悲悯、超脱与羁绊……至大至精、至深至重 。 然而 , 这种复杂深邃的现实感受和精神状态又岂是学院知识分子们的理论话语和学术论文所能够触及?
- |“红岩精神”润心田
- |90年100元纸币,你有收藏吗?从退市到现在涨了多少
- 办公室|“职场人”看过来,这10件办公室好物,简直是拯救上班族的神器
- 翡翠|不起眼的翡翠小料,竟开出价值千万级别的冰阳绿,做成成品更是美到“无法想象”
- 天文学|春分: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 松浦|“万松浦文学奖”获得者罗伟章:写作就是潜水,碎片化信息有损精神
- |今年春天不流行穿碎花裙了,“越简约越高级”,这些搭配值得借鉴
- 考研|研究生毕业找工作,女生直言“后悔”考研,和想象的差距太大
- 程序员|研究生快要成“娘子军”?导师无奈感慨,想招个男生怎么这么难?
- 盛世|贾雷德·戴蒙德的“盛世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