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红军|青未了|焦红军: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以黄海散文写作的地方路径为中心
文/焦红军
焦红军|青未了|焦红军: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本文图片

天下大势 , 浩浩荡荡 。 中国海洋的第三大海——黄海 , 千百年来 , 以其宽广博大的胸襟 , 士可杀不可辱的风骨 , 日夜奔腾不息 , 汇江河千川而成海 。
站在低处生活 , 站在高处思考 。 在胶东 , 在中国的黄海岸边 , 有这样一群普通人 , 他们的身份变动不居 , 多容而兼备 , 他们利用工业互联网和微信公众号平台的传播优势 , 从事业余散文创作 。 在来自黄海散文微信公众号原创平台“源自生活、关注现实、言之有物、写真性情、体现社会正能量”的非虚构理念下 ,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 , 再现生活 , 记录过往 , 带来的是职业身份和散文的交融和互补 , 形成了校园散文、诗人散文、学者散文、官员散文、农民散文等众多的写作群体 。 他们的文章频频走红网络 , 他们的作品屡屡出版 , 他们的征文四十多人次的在省市征文大赛中获奖 , 他们中的八十多人加入了各级文学组织和散文学会 。
浩荡入溟阔 , 志泰心超然 。 适逢繁华之盛世 , 黄海散文作为一方开拓的散文蓝海 , 正在聚四海之气 , 合八方之力 , 敞开海一样的胸怀 , 汇聚有志之写手英才 , 共育黄海散文的蓝天沃土 。 这是因为 , 黄海散文写作者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
薪火相继、新人辈出的黄海散文
我一向认为:散文具有普适性 , 无关老幼妇孺 , 人人可写 , 它的自由、性灵、平等、易于思想交流等特点 , 这是顺天时地利、应运而生的黄海散文能够走入大众 , 并在民间扎根开花结果的重要原因 。
杨蔚华《兰》《橡子与火星》《烟熏先生》:毕业于烟台大学的杨蔚华 , 是我的学妹 。 毕业后她没有走通常的公务员考试的入职道路 , 而是一头扎入生活的烟火里 , 在商场的蓝海中游泳 , 花式沉浮 , 十多年不沾纸笔 。 进入中年 , 在事业打拼有成后 , 其人其心才能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 遂有以下几篇午夜当胪客去之后写就的文字 , 为胶东散文的民间平台所推发 。 杨蔚华的《兰》 , 全文只有三百字 , 文字清洁、小巧玲珑 , 摇曳多姿 , 用喻甚多 , 自出机杼 。 “淘来的细腰紫砂花盆原本打算养多肉 , 怎奈放入几株小多肉 , 总觉是俊秀才娶了个山野小妞 。 看来 , 这花盆与花也要讲究个门当户对 , 衡宇相望 。 墨兰入了紫砂 , 总算是上对了花轿 , 嫁对了郎 , 欢喜之心油然而生 。 ”俊秀才对山野小妞 , 抑或是墨兰紫砂与上对了花嫁 , 嫁对了郎作比 , 清新脱俗 , 自有面貌 。 我从杨蔚华的语句里 , 读出了《围城》里的影子 , 读出了钱钟书善以用喻的味道 。 《橡子与火星》文字不长 , 像是作者的独语 , 更像是一个成年人写的未长大的童话 , 文中作者的自言自语 , 作者的幻想与期待 , 无不透出作者灵魂的芬芳以及在世俗的烟火里追求平和、恬淡的精神世界的美好愿望 。 杨蔚华的文字 ,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中年职场女性的自尊、自立和自信 , 更看到了一个知性优雅的思想女性想要活成自己想要成为的模样 。
杨蔚华的《烟薰先生》人物刻画精准、三味性格描写非同、主人公非主流 , 和而不同 , 于艺术深有造诣 , 独具生活的况味 , 读了该文之后 , 真有如吸了一支沉香香烟 , 烟香袅袅 , 启人一点沉思 。
高芳《老酒馆 , 不说再见》:当下的散文写作 , 我们可以看到:有大量的写作者隐匿在北上广这些城市之外的二三线城市 , 他们与乡村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 但又不生活在乡村 , 这也是当下中国某些“小镇青年”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映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