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一位65岁“超龄农民工”的求职三天:遭拒时无人引用清退令( 二 )


他清楚自己在劳动市场上的标价 。 建筑工地里危险的高空作业一天给四五百元 , 扛沙包水泥的工作一天给二百多元 , 但这些高危重体力的工作早已与他无关 。 最近的一份工作是2021年在一个公园里做城市绿化 , 从春天做到秋天 , 他和几个同乡一起拔草、栽树 。 “不轻省 , 也不算重活 。 ”他这么总结 。 好处是一天有150元 , 老板从来不拖欠工资 。 2022年开春 , 他打电话过去 , 这份工作已经不招人了 。
于是 , 敬全志放低自己的期待 , 只要能够按时结算工资的工作 , 他都愿意尝试一下 。 他在皮衣口袋里装着半根扁圆的钝头铅笔和一沓超市的购物小票 , 一笔一划地记下潜在的工作机会——地点、名字、电话、公交线路 , 然后整整齐齐地把纸条叠好 , 和公交卡对齐 , 揣回兜里 。
现在 , 年轻人已经不用这种途径找活儿了 , 他们会去网上招工平台 。 但智能手机对敬全志来说还是个新玩意 , 2021年儿子花900元买了一台红米手机送给他 , 老人习惯了省吃俭用 , 他花17元买了最便宜的套餐 , 一个月2G流量 , 只有在亮健康码和电子支付的时候才掏出来 , 才打开数据流量开关 。
打电话用的还是十几年前的三星Anycall , 所有按键都磨花了 。 当年这款手机的广告语是“质量为上” , 现在看来所言不假——后壳裂了 , 敬全志贴了一条黑色胶布 , 还能继续用 。

3月18日 , 据说东直门有中介公司介绍保洁的工作 , 他乘着公交车去应聘 。 出门的时候天阴着 , 路上就飘起雪花 。 他想 , 自己一把年纪 , 雪又这么大 , “我跟他们好好说说 , 肯定能给我介绍一份工作” 。
对方拒绝了 , 态度很好 , 但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就要55岁到64岁 , 多一天都不行 。 ”他一再恳求 , 最后还是冒着越飘越密的雪花 , 回到丰台区云冈的出租屋里 。 在没有收入的晚上 , 他的晚餐里就不放肉 。
市场可以挑选更年轻的劳动力
在六里桥 , “什么都能干”是常用的广告语 。 这些年轻时做过大工和木匠的人并不介意降薪去做小工 , 一个左臂因过量饮酒而痛风的人 , 一个腰间盘突出而不得不拿共享单车做拐杖的人 , 都这么说 。
但身体受不受得了就是另一回事了 。 “有些工地还没装电梯 , 你得肩扛着水泥步行上楼 , 谁受得了?”一个中年人曾经承包小型工程 , 现在也在六里桥找活干 。 3月19日 , 他指着一位六十多岁的工人说 , 那人经常做力气活 , 在招工者中间口碑很不错 , 但现在已少有人雇用了 。 因为 , 很少有工地会让老人冒这么高的风险 。
风险当然存在 。 根据《工人日报》 , 2018年全年建筑业安全生产事故造成死亡的人员里 , 超过60岁的占比达15% , 而当时建筑从业工人中 , 超过60岁的占比仅1% 。
日头往西 , 广安路辅路上 , 一辆轿车靠近人行道 , 车窗刚摇下来 , 刚才靠着护栏和坐在台阶上昏昏欲睡的十几个工人全部围过去 。 敬全志动作最快 , 挤在第一排 。
对话很简短 , 对方手里剥着一个橘子 , 报出了需求:在建筑工地制作混凝土模板 , 要4个工人 。 挤在外围的几个人觉得没有机会 , 散开了 。
“你记下我的电话 。 ”敬全志和另一个人报出自己的手机号 , 车开走了 。
这是个难得的机会 , 对方给出了300元一天的报价 。 每次听到报价 , 敬全志都会默默换算成房费:如果这份工作做两天 , 就够一个月500元的房租了 。
他并没有抱太高的期待 , 对方留下了他的电话 , 但没有回拨 , 也没说开工地点 , 只说再联系 。 “是来问价的 。 ”敬全志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