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舸澜教授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杰出大学学者” , 他的研究的独特体现在为中国哲学思想与当代认知科学构建联系 。 加之在科普领域的贡献 , 森舸澜教授的工作引起学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 。 他曾在TED演讲中介绍道家“无为”思想 , 所授edX慕课“中国思想:古代智慧遇上现代科学”(Chinese Thought:Ancient Wisdom Meets Modern Science)颇受好评 。
森舸澜(Edward Slingerland) ,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教授 , 人类进化、认知与文化中心(HECC)主任之一 。 本科与博士毕业于斯坦福大学 , 硕士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其研究及教学兴趣包括中国先秦思想、宗教研究、认知语言学、伦理学以及人文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 。 著有《无为:早期中国的概念隐喻与精神理想》(Effortless Action:Wu-wei as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Spiritual Ideal in Early China)、《早期中国的身心观念:超越东方主义和整体主义的误读》(Mind and Body in Early China:Beyond Orientalism and the Myth of Holism)、《无为:古代中国、现代科学及自发性的力量》(Trying Not to Try:Ancient China,Modern Science,and the Power of Spontaneity)、《醉:我们是如何啜饮、跳舞和蹒跚着走向文明的》(Drunk:How We Sipped,Danced,and Stumbled Our Way to Civilization)等 , 翻译出版了孔子《论语》(Analects)的英译本 。
本文图片
▲森舸澜 。 (图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Martin Dee/供图)
在本次访谈中 , 森舸澜教授指出 , 科学家在实证研究中遇到的诸多问题 , 实际上在中国早期学说中就已给出解答 。 老子和其他中国先哲都认识到了人类心理层面的问题 , 其思想对现代科学和哲学 , 特别是道德心理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同时 , 森舸澜教授还以“无为”这一概念为例 , 分享了如何从认知心理学的层面阐释道家与儒家思想 , 从而有效地在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人文与科学之间建立联系 。
非同寻常的学术经历
赵静一:森舸澜教授 , 非常感谢您接受我的访谈 。 我们先从您学习汉语讲起吧!您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生物学和汉语时 , 就已经尝试将科学和人文联系起来 , 这在当时肯定也是一次超乎寻常的学科融合 。
森舸澜:其实事情的发展有点一波三折 。 我当时还是生物系的大一新生 , 想要读分子生物学专业 。 可是后来我发现我的有机化学学得不太好 , 对分子生物学的学生来说 , 这可不算什么好事 。 于是我就转学海洋生态学 。
我那时对汉语很感兴趣 , 特别是对《庄子》 。 十几岁的时候 , 我在阅读科幻小说时发现了这本书 。 因此 , 虽然生物学是我的主攻科目 , 但同时我也在学习汉语 。 19岁时 , 我决定从普林斯顿辍学 , 重塑自我 。 我转学到了斯坦福大学 , 在那里 , 开始主攻汉语 , 因为我觉得人文学科跟我本人更契合 。 在斯坦福获得学士学位后 , 我又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拿到了汉语言专业的硕士学位 。
我在头几年接受的训练算是标准的人文学科教育:汉语言、宗教学等 。 应该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 , 我才真正开始涉猎跨学科内容 , 而且变得有点儿“特立独行” 。
赵静一:可以看出 , 您很早就对科学产生了兴趣 。 这么多年过去了 , 您认为大学的教学体系有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您在书中提到过大学教育的“两极化”(biversity) , 即艺术人文和科学类学科彼此间的分离 。 对于目前的情况您怎么看?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以便在不同学科之间搭建桥梁?
- 张澜|一身正气 两袖清风
- 滕肖澜|《心居》聚焦新时代民生问题 引发“中国式家庭”共情
- |钟思远×张德强|《死水微澜》:“中国的左拉”与他笔下的都市文化悲歌
- 滕肖澜|重点在“心”而非“居”丨《心居》初评
-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经济学奠基人|观澜
- 九字真言|国学文化2:道家“九字真言”,蕴含着怎样的玄妙?大家怎么看
- 周振天|一海情澜从头看
- 蜗牛|如来为何送唐僧锦澜袈裟和九环锡杖,原来可以保唐僧不死
- 穿衣搭配|杨澜董明珠同框,才知道魅力不在颜值在气质,不同配色都挺高级
- 深圳市|一天钓几十斤鱼却从不吃一条?深圳钓鱼人:观澜河的鱼谁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