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研究在学术层级上自属“器”的范畴 , 是“物名” , 而不是“大义”之“道” , 或说是基础性研究 。 但笔者认为 , 有些看似高明的书法研究者喜谈“书法之道”“笔墨之道” , 或是“笔墨”与某种“文化”的关系等宏大议题 。 但由于对笔的基础性研究并不重视 , 往往会有错讹 。
例如有一类观念 , 认为中国之所以产生毛笔这样的书写工具 , 是和儒家“尚柔”的意识有关 。 那笔者不禁要问 , 儒家学派的老祖是孔子 , 孔子在没有创造儒家文化之前 , 中国人难道用的不是毛笔?何况孔子生前并不得志 , 甚至自谦“若丧家之犬” , 他的学说其实要到汉代才被正式确立 。 如此 , 是否还要到汉代才有毛笔?
可见 , 毛笔研究不可轻视 。 而古人对毛笔的研究时见于文字 。
古人首先重视的是毛笔的政治功能 。 东汉蔡邕《笔赋》宣扬道:“夫制作上圣 , 立则宪者 , 莫先乎笔 。 ”西晋成公绥《弃故笔赋》说:“治世之功莫尚于笔 。 笔者 , 毕也 , 能毕举万物之形 , 序自然之情也 。 即圣人之志 , 非笔不能宣 , 实天地之伟器也!”国家的政策法规和治理要依靠笔来完成 , 而文化脱离不了政治 , 毛笔的文化意义和文化功能实已蕴含其中 。 近代学者胡韫玉在《笔志·重笔》中就演绎了成公绥的观点 , 将毛笔的重要性从文化功能和意义上予以了揭示:“古今之事 , 非文莫详;文字之繁 , 非笔莫纪 。 笔者 , 毕也 , 能毕举万物之形 , 而序自然之理 , 诚文人之至宝 , 天地之伟器也 。 笔之有功于世 , 安可以文房清供而小之?”古代历史人文及自然之理都是通过毛笔记录描述的 , 其重要性自不待言 , 它不仅仅是文人雅士书斋中的玩物 。
由于毛笔是日用品 , 大多数人并不会太在意其存在的意义 , 正如成公绥所说的“日用而不寤(悟)” 。 故明人李诩曾告诫说:“笔墨二事 , 士人日与周旋 , 不可茫然莫识其梗概也 。 ”(《戒庵老人漫笔》)千百年过去了 , 今天的笔已从钢笔、圆珠笔 , 变为鼠标、键盘 , 大致相当于往时“士人”的当代知识分子们 , 于“笔墨二事”更为疏远 , 这似乎已是大势所趋 。 但回顾历史 , 毛笔对中国文化 , 乃至东亚文化的形成 , 作用是相当巨大的 。 如今日本、韩国等国家仍相当多地保留着毛笔文化传统 , 中国知识分子也对“书法”有着独特的热情 。 这说明 , 作为日用品的毛笔退出了历史舞台 , 作为创造艺术与审美的工具 , 毛笔依然发挥着广泛而巨大的作用 。
英国历史学家埃尔顿在《历史学的实践》一书中写道:“历史想要存在 , 它就必须被写作和研究 。 ”毛笔的历史若明若晦 , 有的行将消逝 , 笔者的任务是尽力将毛笔文化 , 像捡拾散落的珠子那样 , 尽可能地多捡回来些 。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02日 12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 德山酒|德山酒业举办建厂70年征文活动,邀你来写常德与德酒的故事
- |《黄老师讲三国》栏目开播仪式在许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举行
- 清明节|春和景明 万物可亲 古今名画中的清明节
- |蓬莱区这所学校举办线上“春日诗会”
- 诗歌|这所嘉兴的学校举办了一场线上诗歌会,小诗人们宅家也快乐
- 主题|春和景明 万物可亲 古今名画中的清明节
- 研讨会|“斯人可嘉:袁可嘉先生与新时期中国文学”研讨会举行
- 艺术|央华戏剧举办2022年度巨作《悲惨世界》分享发布行动
- 历史|举万物之形 书大道之至
- 传统|拼贴绘画里的多维图景 薛松艺术展在广州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