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清明时节说老戏

每逢清明 , 祭扫祖辈之墓 , 缅怀亲人 , 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 每到此时 , 一些演出团体总会推出几场与清明祭扫有关的戏剧 , 烘托思念、追忆的气氛 , 弘扬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 一般来讲 , 被作为清明时令戏的有《小上坟》《祭江》《焚绵山》和《打侄上坟》等 。
在我看来 , 这几出戏虽都与清明或祭扫有关 , 但最具教育意义的当属《打侄上坟》 。 这是一出经典老戏 。 戏中人物陈伯愚 , 家道殷实 , 却乏子无后 , 兄嫂早亡 , 其侄陈大官由他与妻子抚养 。 大官成人后 , 交友不慎 , 受人调唆 , 要与叔父分家 。 伯愚无奈 , 将家财分予其侄一半 。 大官自立门户后 , 迷恋酒色 , 吃喝嫖赌 , 挥霍无度 , 很快将家产败光 , 成为乞丐 。 某年 , 天逢大旱 , 民不聊生 , 陈伯愚将家中存粮赈济灾民 , 大官得知叔父放赈 , 也来领取 。 伯愚见大官不思进取 , 混在贫民、乞丐之中 , 甘心落魄;他恨铁不成钢 , 抄起拐杖将大官怒打一顿 , 并将他赶走 。 大官被叔父这一打 , 悔愧交加 , 产生改过自新的念头 。 清明这天 , 大官独自来到坟园 , 哭祭父母 。 伯愚和夫人前来吊祭时看到坟前的纸灰 , 方知侄子大官感念父母之恩 , 孝心尚存 , 还有悔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潜质;遂又将大官带回家中 , 重加教训 。 大官从此洗心革面 , 痛改前非 , 苦读诗书 , 后来金榜题名 , 高中状元 , 故该剧又名《状元谱》 。
【传统|清明时节说老戏】这是一出很接地气的老戏 , 虽以清明祭扫为由头 , 却涉及我们当下的一些社会问题 。 比如 , 让不少人焦虑烦恼的教育以及养老等问题 。 剧中的陈伯愚年过半百 , 膝下无子 , 期盼通过修桥补路 , 行善积德 , 得到老有所依——可他唯一可依靠的侄子 , 却染上恶习 , 挥霍无度 , 败尽家财 , 沦为乞丐 , 让他伤心至极!剧中的陈大官 , 可算是位“富二代” , 经济上的富足 , 使他受到一些“朋友”的围猎 , 染上恶习 , 痛苦万分 , 又不能自拔 。 但他内心尚存孝念 , 在清明祭扫父母时表达出来 , 由此唤起了叔父对他的信心 。 他也有了重新做人的机会 。
当今 , 也有一些家长因家中出了“陈大官”式的逆子而苦不堪言 , 看看《打侄上坟》 , 也许会得到一些启示:那就是要从小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把孝老爱亲作为家庭教育的第一课 , 帮助孩子系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让孩子从小增加中华传统美德的积淀 , 逐步将其培养成尊重父母、孝敬长辈、爱护家庭、有社会责任感的年轻人 。 让各种形式的优秀传统文化 , 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思想道德“疫苗” , 增强其抵御各种不良道德观念侵害的“免疫力” , 使其始终走在正道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