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黄萱与陈寅恪的交集


小时候起 , 就不断听厦门人说 , 鼓浪屿的女人越老越美丽 。
盼来盼去 , 盼了半个多世纪 , 我都老成这个样子 , 却一点也没有要美丽起来的迹象 。 这才明白 , 鼓浪屿的女前辈们都是些性情女子 , 经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打造 , 那样的美人真正已经绝代!看当下女硕士、博士们比比皆是 , 鼻梁挂的眼镜再厚 , 嘴里洋文再流利 , 身上香水再昂贵 , 举手投足 , 仍缺了一点点根基 。 这一点点缺失 , 往往是终生无法企及的 。
渐行渐远隐入鼓浪屿岁月深处的窈窕背影中 , 黄萱的名字因了许多人自发的忆念和怀想 , 逐渐被关注 。 尤其《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一书出版后 , 人们在大师背后 , 影绰看见了一位端庄雅致的知识女性 。 从黑白老照片看 , 黄萱的容貌应当不算太沉鱼落雁吧?无论在她养尊处优的豆蔻年华抑或是艰难困苦的抗战时期 , 她都绽放着最纯朴最率真的笑容 , 一览无遗地袒露洁白无垢的心地、恬淡内敛的聪慧 , 以及荣辱不惊的阅世方寸 。
漳州路在天风海涛之畔 。 沿着路边岔出去的是一条设计独特的护廊小斜坡 。 坡上那一座古朴小别墅 , 是鼓浪屿首富黄奕住连亘的业产之一 。 黄奕住先生在岛上最辉煌的房产是黄家花园 。 漳州路上这座面海小楼 , 是同一张设计图纸中的五座小别墅之一 。 据说是黄奕住用黄家花园的剩余材料所建造 , 女儿黄萱住在这里 。
黄萱的母亲是黄奕住的原配王氏 , 比黄奕住小八岁 , 本来是送错门的童养媳 , 却将错就错留了下来 。 王氏之孝顺贤惠 , 勤力好强 , 对黄萱影响至深 。 她曾叮嘱女儿周菡:若写书 , 一定要写写祖母与太婆那相依为命的两代人 。
我经常在路上遇见周菡 。 周菡总是两条辫子盘起 , 不染头发不施脂粉 , 素面朝天 , 清爽干净 。 步子很欢 , 声音很亮 , 兴致勃勃 , 一门心思追随着家族里热衷教育的百年传统 。
从王氏到黄萱到周菡 , 三代女性一脉相承的是什么?我无力深入研究 , 所以不敢妄言 。
鼓浪屿女儿 , 说好懂也不好懂 。

1919年 , 51岁的黄奕住不堪荷兰殖民政府的勒索苛剥 , 严拒改变国籍 , 携资2000多万银元 , 从印尼三宝垄归国 。 当年便把在原籍南安的母亲 , 接到鼓浪屿颐养 。 9岁的黄萱随母亲和祖母同来鼓浪屿 , 刚好进小学读书 。
黄萱的童年是在闽南农村度过的 。 她的不慕虚荣、平实低调的性格 , 与其自幼亲近土地有关 。 暮年黄萱以照料小花园自娱 , 她手植的茶花、石蒜、非洲菊 , 把幼年的一角田野风光带到浪花眷恋的百叶木窗前 。
由于家境极为优越 , 黄奕住更注重文化修养的缘故 , 黄萱继续接受闺阁教育 , 鼎盛之时竟有四名家教分别设课国文、英文、音乐等 。 很多人不明白 , 像黄奕住这样的开明士绅 , 屡投巨款于公众教育 , 却不让女儿上大学 , 有点奇怪吧?其实黄奕住虽然头脑敏锐、性格坚韧 , 能筹谋、善经营 , 毕竟出身乡间“剃头担” , 文化程度不高 , 这使他决心要让女儿成为真正的名媛淑女 。 为此 , 黄奕住特别为英文已经很不错的女儿 , 重金延请一批像鄢耀枢、贺仙舫这样的名儒硕彦 , 施教经书格律 , 一习就是整整5年 , 为黄萱的古典文学打下深厚基础 。
|文史|黄萱与陈寅恪的交集
本文图片

年轻时的黄萱
已出落成大家闺秀的黄萱 , 若是被父亲指定一桩门当户对的婚姻嫁出 , 很难保证后半生会不会像岛上深宅大院里的那些孤独侨眷 。 据说 , 黄奕住的择婿标准民主开明 , 完全尊重女儿的选择 。 而黄萱自己也很坚定 , 必须是有学识有见地的正派青年 , 绝不考虑有钱人家的少爷公子 。 经亲戚们推介 , 厦门周宝巷周殿薰的儿子周寿恺进入黄家视野 。 黄萱几乎不加思索地芳心暗许 , 黄奕住推波助澜 , 两人见面后鱼雁往返 , 终于缔结婚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