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长此时 , 皆清洁而明净 。
清明 , 既是节气 , 又是节日 。
今年的清明节 , 注定不同以往 。 当清明遇到疫情 , 希望每个人能为情绪、情感找到归处 , 心清则明 , 别样清明也有别样意义 。
清
明
寒食节的“烟火”
在二十四节气中 , 清明是唯一被作为节日的节气 , 这个传统最早可追溯至唐代 。 古历载 , 冬至后一百零五日为“寒食” 。
本文图片
起初 , 寒食节禁火时间很长 , 至唐代已缩减为三日 。 寒食之后便是清明 , 唐时便将这一天定为迎取新火之日 。 唐代是寒食节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 , 假期最长时一度达到七天 , 堪称唐朝的“黄金周” 。 此时的寒食节 , 在保留前代禁火、冷食节俗的基础上 , 还发展出了郊祭这一重要活动 。
到了南宋 , 由于经济、政治、风俗等综合原因 , 清明最终取代了寒食 , 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 一方面 , 清明节摒弃了寒食节禁烟火、吃冷食的习俗 , 另一方面又延续了郊祭、踏青、游艺等大部分活动 。 南宋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中写道:
梨花风起正清明 , 游子寻春半出城 。
日暮笙歌收拾去 , 万株杨柳属流莺 。
本文图片
如果诗词是抽象的 , 那么书画中的清明则是具象的 。
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恽寿平标立起“四王”之外清丽的画风和高逸的画格 , 被后世认为是绘画史上由明入清文人风格的典范 。 他所作的《春山暖翠图》 , 描绘的正是江南地区清明时节的风貌 。
本文图片
恽寿平《春山暖翠图》
此画远山如黛 , 衬托出中间一片高大的暖翠;中景树木成林 , 郁郁葱葱 , 隐隐看到几间茅舍 。 近景亭台临水 , 更增加生活气息 , 一树红花 , 立于江渚之上 , 仿如点睛之笔 。 整个春景 , 在画家笔下 , 被描绘得清晰动人 。
在这些文人作品中 , 我们看到了江南水乡人初春生活充满了烟火气和天人交融的生活智慧 。
本文图片
丰子恺《清明小景》
哀思中的“生机”
清明节 , 人们祭拜、哀思 , 也会“趋芳树 , 择园圃” 。 有悲有喜 , 这才是生活 。
在古人眼中 , 清明时节是盛行风的转变 , 是和暖、温润的风 , 造就了万物春生 , 一切因风而齐 。 《淮南子》中更是将清明称为“清明风” , 将风视为清明节气的第一特征 。
春风送暖、风化雨 , 也促使了万物复苏 , 正所谓“春风又绿江南岸” , 又有“桃红柳绿”一说 。
本文图片
“柳”与“留”谐音 , 古人折柳相赠 , 有难舍难分、恋恋不舍之意 。
清明戴柳、插柳也有“避邪”之说 。 《齐民要术》中有“取柳枝著户上 , 百鬼不入家”之说 , 也就是“三月清明门插柳”的习俗 。
本文图片
隋炀帝下令开凿通济渠 , 在新开的大运河两岸种柳 。 白居易曾有《隋堤柳》曰:“大业年中炀天子 , 种柳成行傍流水 , 西自黄河东接淮 , 绿影一千五百里 。 ”
- |清明“云祭祀”,隔不断的是思念
- 英烈|清明祭英烈|MV《开在春之前的花》
- 景明|『福满清明』一起忆童年!清明节的民俗情怀
- 平面|清明 :香的时光之旅
- |清明节特刊《人间永忆》丨张辉忆好友张波:永恒的背影 微风的叹息
- |清明|梦有回声·邵伟
- |永春检察@您“疫”时清明日,网上寄哀思
- 系列|【地评线】网络中国节·清明系列两江评⑦ | 慎终追远 汲取不断前行的力量
- 清明时|清明祭英烈,家国两相依
- 二十四节气|书画印中的二十四节气|清明:重壤幽隔,明月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