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流公寓|口述·枕流之声|蔡迺群:当年枕流的“顶费”可买三层洋房( 五 )


枕流公寓|口述·枕流之声|蔡迺群:当年枕流的“顶费”可买三层洋房
本文图片

进了大学以后 , 有好多课要学 , 其中还有叶以群的文艺理论课和文艺批判 , 当时的院长是廖世承 。 因为我是高校游泳队的 , 每个星期有两个晚上要出去游泳锻炼 , 要参加全国比赛的 。 后来参加校运动会 , 手榴弹一甩又得了前两名 , 校田径队把我招去了 。 师范学院有两个特点 , 第一不要交学费的 , 第二 , 吃饭不要钱 。 上午有稀饭、馍馍什么的 , 中午有一顿大荤 , 晚上就一顿素的 , 这已经很好了 。 我参加了运动队以后又升级了 , 晚上那顿也能吃荤的了 。
没多久就“文化大革命”了 。 我到北京去“串联” , 看了几个地方 , 也没有什么东西 , 最后就回来了 。
半个安徽老乡
访问员:后面是插队落户吗?
蔡迺群:我没有 , 插队落户是后面的小孩 , 后来就“复课闹革命”了 。 当时很多大学生谈自己的观点 , 我也被打成“反革命分子” , 后来彻底平反了 。
访问员:后来就到了安徽了?
蔡迺群:后来把我搞到外地去了 , 阜阳地区底下农村中学 。 在这之前 , 到大丰农场也呆了两年多 , 劳动 。 贫下中农都说我好呀:“你看 , 小蔡多好呀 , 本来什么都不会 , 现在挑担挑两三百斤 , 插秧比农民插得还快 。 ”割稻什么 , 我都学 , 拼了命学啊 , 后来我就被分到安徽去了 。 我们算1969年毕业的 , 补了一点钱 , 当时才能结上婚呀 。 我夫人很好 , 她一个在上海工作的 , 找了我一个“反革命分子”哦 。
访问员:结婚的时候您还没有平反吧?
蔡迺群:没有平反 。 不容易吧 。
访问员:您是什么时候回上海的?
蔡迺群:1984年 , 也是因为我爱人的关系 , 我调回上海了 , 照顾夫妻关系 。
访问员:这是一个怎么样的经历啊?能说说您跟您太太吗?
蔡迺群:太太是介绍认识的 。 我1970年隔离审查出来后谈恋爱的 , 两个人关系一直蛮好嘛 。 记得第一次谈朋友的时候 , 她还请我到国际饭店吃饭了 。 当时她已经工作了 , 跟我一届的 , 分在上海金属材料公司 , 待遇还算可以的 , 她也蛮孝顺家里的 。 自己就三四十块一个月 , 拿十五块钱出来请我吃了一顿饭 。 所以我现在一直很感恩 。 而且她跟我同年同月同一天生 。 我到现在都没听说过有这种情况的 。 所以对她我永远感恩吧 。
访问员:你们是哪一年结的婚?
蔡迺群:1975年 。 我已经到安徽工作两年了 。
访问员:结婚是在枕流公寓吗?
蔡迺群:在枕流 。 我太太在枕流待了30多年了 。
访问员:你们结婚那天是什么情景啊?还记得吗?
蔡迺群:没什么咯 , 那时候也没什么条件 , 对吧?我们结婚的时候 , 我父亲的事情还没有解决嘛 , 就很简单的 , 买了个五斗橱 , 买了个大橱 , 大家七拼八凑的 , 就在家里面过 。 两家人一起聚一聚 。
访问员:家里自己烧吗?
蔡迺群:家里自己烧 , 我爱人姐姐烧的 。
访问员:亲朋好友聚一聚吗?
蔡迺群:没有亲朋好友的 , 就我们两家人家聚一聚 。 以前不像现在这样大规模的 , 像我们女儿结婚请了这么多人 , 不可能的了 。 当时能够结婚就不错了 。 要没有那笔补贴 , 还没有资格结婚了 。
枕流公寓|口述·枕流之声|蔡迺群:当年枕流的“顶费”可买三层洋房
本文图片

访问员:后来你们就一直是分居两地的状态吗?
蔡迺群:对 , 分居两地11年 。 不容易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