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流公寓|口述·枕流之声|蔡迺群:当年枕流的“顶费”可买三层洋房( 六 )


访问员:小孩是什么时候生的呀?
蔡迺群:小孩是1976年 。
访问员:那小孩子出生的时候 , 你在身边吗?
蔡迺群:我回来的 。 她出生那天我赶回来的 。 我哥哥托了要好的朋友 , 就在长乐路的妇幼保健医院 。 那个医生抱出来:“喏 , 这就是你的女儿 。 ”他跟我说 。 我印象很深的 。
访问员:那这分居两地的11年你是怎么度过的呀?
蔡迺群:当地人很照顾我 , 在农村的一个全日制中学 。
访问员:当老师吗?
蔡迺群:当老师 , 学了很多东西 。 它是农村的完全中学 , 附带高中的 , 在那里的很多人都是很有水平的 。 我们边上的一个学校里 , 还有杨振宁的同班同学呢 , 姓王 , 教物理的 。 我去看他的板书 , 那确实有本事 。 当时45分钟一节课 , 他从起板开始到结束 , 正好打铃 。 他大地主家出身 , 跟杨振宁都在西南联大的 。 他说:“我不跟你吹 , 我功课比杨振宁好 。 ”王老师蛮风趣的 。 当时我是唯一一个上海人 , 所以他们对我很照顾的 。
记得报到那天是个星期六 , 淮河摆渡过去以后 , 我步行了12里路到我们学校 。 那个政工处长跟我说:“小蔡 , 因为你中文系出来的嘛 , 下星期高一的语文课上《曹刿论战》 , 你准备一下 。 ” 我马上拿书看 。 到了晚上 , 他过来很婉转地跟我说:我们学校有些课缺老师 , 比如初中的数学课 , 你是不是也能上?我当时没想那么复杂 , 我讲可以 , 就接了 。 后来才知道为什么不给你上呢?因为教育局有文件下来 , 涉及到政治、语文我都不能上 。 中文系出来的哦 , 数学教过 , 物理教过 , 音乐教过 , 体育教过 , 还有化学 , 一直教到我回来 。 要上高中的化学课 , 那时候我的化学也就高中水平 , 就把大学的课程全部都自学了一遍 。 那里没有条件做实验 , 还要模拟了跟学生们讲 , 这实验做出来什么颜色 , 什么变化 。
到了1984年 , 因为我爱人的关系要调回来了 。 蛮感激的 , 走的时候老乡们夹道欢送 , 对学生都有感情了嘛 。 这11年变半个安徽老乡了 。 在那里什么都学会了呀 , 自己洗衣服 , 自己烧饭 。 碰到一个中国科技大学的梅老师 , 我们俩就搭伙 , 今天你烧 , 明天我烧 。 早上起来锻炼跑5公里 , 星期天就跑10公里 。
枕流公寓|口述·枕流之声|蔡迺群:当年枕流的“顶费”可买三层洋房
本文图片

记住爸妈的话
访问员:1984年回到上海 , 您觉得枕流这边有什么变化吗?
蔡迺群:枕流好像没什么太大变化 , 好像是后面才装修的 。
访问员:你们是2006年搬出的吧?当时心情是怎么样的?
【枕流公寓|口述·枕流之声|蔡迺群:当年枕流的“顶费”可买三层洋房】蔡迺群:是有一点不舍得 , 毕竟是父母在的地方 。 我的夫人 , 跟嫂子三十多年没红过脸 , 很不容易的 。 但是兄弟两家住在一起 , 到最后总要分开的 。 当时这里的房子算是买下来了 , 已经有产权了 。 但是考虑到是父母留下来的东西 , 所以兄弟姐妹大家都应该有一份 。 我和哥哥是这样考虑的 。 所以我们兄弟姐妹关系还是很好的 。 我的侄子侄女 , 有的时候还很怀旧的 。 因为他们从小在这里长大的 , 所以就算在国外了嘛 , 回来以后都会到这里来拍张照留个念 。 曾经都出生在这里 , 从小在这里长大 。 我妈妈很喜欢小孩 , 每个小孩都是她自己带的 。 就算年纪大了 , 每个小孩都是她洗澡的 , 我女儿都是我妈妈洗澡的 。 我们印象很深 。 哎呀 , 所以父母走了以后 , 我们很伤感的 。 记住爸妈的话就可以了 。 所以我教育小孩也是这样的:与人为善 , 讲诚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