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阅读, 精神向度的拓荒( 三 )


我认为 , 读杜威须从假装开始 。 钱锺书说:“调情可成恋爱 , 模仿引发创造 , 附庸风雅会养成内行的鉴赏 , 世界上不少真货色都是从冒牌起的 。 ”所谓“假装” , 实际上即以个人的感悟来诠释《民主主义与教育》的深言大义 。 每读一遍就是一次“我注六经”的生命拔节——得了新的智慧、交了新的朋友、写了新的文字 。 至于杜威博大的思想精髓 , 有没有全然契合 , 不妨“心向往之” , 慢慢参悟 。
随着阅读的持续 , 眼界越来越开阔 。 杜威继承了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精神 , 却没有陷入“唯心论”的泥沼;立于达尔文的“进化论”又迁之于教育 , 意识到人与自然交互下的成长意义;巧用詹姆斯的机能心理学 , 以之解释儿童行为……另外 , 如脑科学、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也娴熟并用于书中 , 一个博大而严密的“杜氏宇宙”悄然浮现 。 其对教育的描绘越深刻细致 , 学问则越旁逸漫溯 , 深难见底 。
受之震撼 , 方明白教育学的本质是“人学” , 而“人”的复杂性似乎不亚于理性 , 那么教育“人”的工作 , 将是何其之难!康德在《论教育学》中感慨“教育就是能够交托给人的最大的问题和最困难的问题”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相比较于在阅读中获得知识 , 领悟其有限性 , 并让个人始终保持谦卑、敬畏、勤学的职业姿态才更重要 。
想到这些 , 便不再把《民主主义与教育》视作教育(哲)学著作 , 而当成“窥天地之奥 , 达万物之极”的“索引集” 。 个人的学术观、价值观、文化观 , 在震荡中重建 。 从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康纳尔的《二十世纪世界教育史》、史蒂芬·平克的《语言本能》 , 读到孙隆基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朱永通的《教育的细节》、周勇的《文化转向与课程改革》 , 终于完成个人教育哲学观的塑造 。
翻过这数座大山 , 眼前尽是一览无余 , 胸襟与格局也随着提升 。 阅读作为最优质的人生投资 , 往往会有超预期的回报 。
晴空一鹤排云上 , 便引诗情到碧霄
斯蒂芬·格奥尔格在《词语》一诗中说:“词语破碎处 , 无物可存在 。 ”这种“破碎”即语言的缺失 , 海德格尔以为 , 正是这种缺失 , 才造成了客体的不确定性 。 老子的道 , 之所以“非常道” , 古希腊之“逻各斯” , 之所以“不可译” , 都源于找不到合适的语词 。
那极致的语词是什么呢?答案无他 , 只在诗歌 。 北京大学教授周辅成以为 , 最一流的天才应该是诗人 , 最一流的作品也应该是诗作 。 在书丛中寻寻觅觅 , 多年后恍觉教育学、哲学都是一种变通的诗学 。 孔子的“不学诗 , 无以言” , 是否有如此意蕴 , 虽难断言 , 但我们的确是一个“诗的民族” 。
近两年 , 稍稍开始读写诗歌 。 里尔克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信》 , 是对现代诗的初识 , 也想仿写 , 却未窥门径 。 所能做的 , 恐怕还只有古体诗了 。 一日想起小时候看的《西游记》 , 其中不是有大量古体诗吗?寻来再做琢磨 , 竟觉得“以诗为证”才是绝妙之处 。 “初读不知诗中意 , 再读已是诗中人” , 往往需要年龄上升一点 , 方才读得懂诗 , 分得清人 , 看得明事 。
《诗经》不妨长作温习 , 犹如微信 , 信手翻来 , 随心记下 , 惬意仿写 。 《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也可充作工具 , 偶尔翻查 。 沈祖棻的《唐人七绝诗浅释》《宋词赏析》 , 值得多学;安旗的《李白传》、景凯旋的《再见那闪耀的群星:唐诗二十家》、蒙曼的《蒙曼品最美唐诗:人生五味》 , 均是最近又新得的作品 , 质量上乘 。 2021年10月 , 我把古诗阅读与地理组合起来 , 出版了四卷本的《古诗词中的地理课》 , 权作对钟情古诗的一份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