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一枫|专访|石一枫:我们这个时代的辩证法(上)( 三 )


过去王朔写过一个文章 , 是一帮人写胡同 , 好多人都写对胡同的感情很深 , 然后说这个是民俗 , 是传统 , 只有王朔一个人说这个地方的生活环境不好 , 住得就是不舒服 , 当时他那个意思是愿意住这才怪呢 , 都是没辙才住这 。 当然那是王朔那个时代的看法 , 现在胡同那有的四合院 , 里边一修真是好极了 , 还方便 , 交通位置更是没话说的 。 前一阵有个新闻 , 说为了重点小学的学区房买了胡同边上一个根本没法住人的破房子 , 10平米 , 卖300万 , 这也是胡同 。
澎湃新闻: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胡同 。 这个故事开头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发生在殡仪馆 。 之前像余华的《第七天》也写到了殡仪馆 , 而《漂洋过海来送你》里的殡仪馆还很有当下的特色 , 比如宣传手册、监控装置 , 写得很细 , 这部分是有做一些功课?
石一枫:那肯定得做 , 要写得像那么回事 。 还有一个是为了完成小说的合理性 。 这篇小说主要的情节就是换错骨灰盒 , 但这个情景在现在很多火葬场已经不太可能了 , 都是电子化 , 需要扫码 , 扫过那个码它就不会错 , 那么出错的可能性只有一个 , 就是用那种老式的需要手写登记的炉子 。 因为这个我有段时间看了好多火葬场的视频 , 看得我都瘆得慌 。 然后为什么还需要老式的炉子 , 因为成本低而且快 ,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烧人也得多快好省 , 在这种情况下故事才有了合理性 。 我还查了很多东西 , 比如整个殡仪产业 , 还有火葬流程 , 都得做功课 。 包括后面写到美国那段时间 , 一般写美国对标的是纽约、洛杉矶 , 但因为我在美国生活的那段时间主要是在芝加哥 , 所以我就写芝加哥 。
几代人之间的辩证法:价值观也有“隔辈亲”
澎湃新闻:就《漂洋过海来送你》的人物来说 , 虽然小说情节主要是靠那豆推动的 , 但那豆的爷爷反倒是让我印象更深的人物 。 爷爷的一生经历了抗美援朝、饥荒、改革开放、国企改制 , 他一直讲集体 , 讲奉献 。 在小说里 , 他的善举也为日后 , 哪怕是去世之后的种种埋下了“福报”的种子 。 这么写是出于你对更为传统的价值观与伦理观的致敬或缅怀吗?
石一枫:我觉得从小来说 , 这是仁义 , 是民间社会人与人交往的基本逻辑和道德原则 。 另外一个 , 我这个小说想写一个辩证法 , 就是几代人之间的辩证法 , 或者说是生活伦理上的“隔辈亲” 。 一般咱们说“隔辈亲” , 爷爷和孙子比较亲 , 爸爸和儿子有时候还没有爷爷和孙子亲 , 但这是血缘上的亲近感 。 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 , 就是在人生观、价值观上 , 好像也有一点“隔辈亲” 。
澎湃新闻:或者说“隔代遗传”?
石一枫:对 , 就是爷爷的态度经常和孙子的态度是暗合的 。 比如爷爷爱看《长津湖》 , 孙子也爱看 , 但中间这个爸爸他特别喜欢美国大片 。 这个规律在美国没有 , 在其他国家也没有 , 只有在中国会出现这种政治伦理上的“隔辈亲” , 我觉得这是我们社会挺有意思的地方 。 咱们也没法评价它是好还是不好 , 但我就觉得这事有意思 , 然后你把这三代人连下来看 , 就有一个辩证法:下一代人永远是上一代的反面 , 但是再下一代人就又变成了第一代人的同面了 , 这很有意思 。
澎湃新闻:这能不能说明 , 时代的力量其实远远大于基因的力量?
石一枫:也可以这么理解 , 我想这个事应该还是社会气氛形成的 。 因为爷爷那一代生活在1950年代 , 当时的社会气氛塑造了他的人格 。 爸爸的青春时代可能“文革”刚刚结束 , 进入改革开放 , 然后这个时代气氛塑造了他的人格 。 到了孙子这一代 , 中国的某些城市已经相对富足安定了 , 所谓的民族自豪感又开始起来了 。 我觉得人格其实是我们的社会气氛决定的 , 包括那豆他们家也是 , 爷爷是一个很有集体主义精神的人 , 那豆虽然混得不大好 , 不属于任何一个集体 , 但他其实挺愿意为别人做事 , 只有爸爸比较自私 , 那代人觉得自己被剥夺了 , 被欺骗了 , 所以变得很自私 , 这往往是时代经历导致的吧 。 我觉得人可能还真是在青春时代形成了自己对生活和时代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