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川端康成逝世50年|“过气作家”川端康成( 六 )


在《临终之眼》中 , 川端虽然声言“自杀不是开悟之法” , 但他也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作为艺术家 , 衰老乃无法挽回的悲剧;而作为一个人 , 或许又是一种幸福 。 当然 , 这是虚构 。 这种暧昧的语言令人无法容忍 。 而于此妥协之中 , 我又感触到一缕轻拂的南风 , 告知我淡忘一切 。 因为恰恰相反 , 我觉得人类更了解死而不是生 。 为此人类才得以生存 。
川端晚年身体十分衰弱 , 依赖安眠药才能正常工作和消息 , 数次因安眠药戒断或中毒入院治疗 。 《山音》中 , 川端反复书写过信吾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 。 据说 , 人在临死前会听到山音 , 这是一种不祥之兆 。 小说开篇即写“信吾似乎感到自己的人生已经逐渐消逝” , 而在当夜 , 他听见了山音:
它很像远处的风声 , 但有一种地声般深沉的底力 。 信吾以为是耳鸣 , 摇了摇头 。
声音停息 。
声音停息之后 , 信吾陷入恐惧中 。 莫非预示着死期将至?他不寒而栗 。
川端自杀之时 , 即将年满73岁 。 他的祖父 , 就是在73岁去世的 。 不知川端是否也听到了山音、想到了他曾在《十六岁的日记》中记录的缠绵病榻痛苦不堪的老境 。
川端曾说:“自杀而无遗书 , 是最好不过的了 。 无言的死 , 就是无限的活 。 ”与太宰治的殉情、三岛的剖腹这种戏剧性的死亡相比 , 无言地死于衰老实在不足成为谈资 。
【文学|川端康成逝世50年|“过气作家”川端康成】以当下的眼光审视 , 川端当然是不合时宜、易被人们遗忘的:其人个性不够鲜明、经历不够传奇 , 难被标签化;其书也过于古典 , 不再适合影视改编 。 但在这个传统美学衰落的时代 , 能否无限地活 , 并不在于川端的文化性格是否合乎时宜 。 “当下”是变动不居的 , 而得以流传的作品 , 自有某种坚固而臻于永恒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