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专访|于坚:灵光成了碎片,但并未消逝( 六 )


于坚:一幅图像是一座时间的遗址 。 它给观众某种证据——如此这般的假象 , 其实它们都是碎片 , 你无法拍下掠过这个画面的那阵风 。 重要的是我怎么看世界 。 碎片后面总是有一个生活传统 , 这个传统是无所不在的 。 图像记录的是某时某地的现象 , 这些现象暗示着一个生活传统 。 我喜欢那种下意识的照片 , 我不知道我要拍什么 , 有何意义 , 我只是感觉到那光、那构图、那细节好看、养眼 。 看见什么 , 这会有一个长期的审美积淀 。 我总是会看见某些东西 , 比如一睹旧墙上的斑块 。 我比较喜欢普鲁斯特、伍尔夫那种看法、这种看法更像是一种在场的回忆 。 一个细节触发的记忆 , 按下快门 , 时间凝固 。 世界对我来说 , 是一个布满包浆的老古董 , 你得尊重它 。
中国读者也许习惯的是某种沙龙摄影 , 漂亮的、发光的、猎奇的……哇!我拍的是世界作为一种材料而不是意义 。
碎片|专访|于坚:灵光成了碎片,但并未消逝
文章图片

于坚摄影
澎湃新闻:近些年很多关于“美国下沉”“美国梦破灭”的叙事 , 比如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非虚构文学《下沉年代》在中国很受欢迎 。 但其实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误解 , 比如《了不起的盖茨比》背后有菲兹杰拉德对于美国边疆运动的反思 , 小说有其历史背景 , 而这些未必能够很好地抵达中国读者 , 你怎样看待这些作品的译介和被关注?
于坚:对于作家来说 , “美国梦破灭”不是一个灾难 , 而是一种题材 。 在美国 , 写落后分子、犬儒、消极主义、嘲讽高大上、一贯正确的诗人和作家多了 。 自我批判 , 美国梦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笑话 。 垮掉的一代 , 就是要从美国梦里垮下来 , 回到生活 。 人生在世 , 不仅仅是活着 , 生活才是正道 。 他们写的是生活不是美国梦 。 这种写作和杜甫、白居易、苏轼、曹雪芹是一样的 , 《红楼梦》不是梦 , 而是曹雪芹曾经这样生活 。 《追忆逝水年华》《尤利西斯》也是 。
澎湃新闻:这些作品其实与当代都有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距离 , 你在书中 , 也认为强依赖于这种物质文化和消费文化的美国文化 , “各种创意 , 用过即废”“过去永远是废墟 , 只有未来在不断延伸” , 新的城市节奏催生了某种关注并演绎“速朽”的艺术和艺术家 , 比如安迪·沃霍尔 , 比如基斯·哈林 , 你认为 , 文学该怎样应对这种文化?无论是从题材还是主题上?
于坚:在当代的下面 , 有时代无法摧毁的东西 , 就是生活 。 吃喝拉撒睡 , 生活 , 安心 , 亘古不变 。 一切革命都是为了再次开始生活 , 不是吗?没有生活 , 人就坠入物控的黑暗 , 马克思所谓的异化 。 庄子讲:物物而不物于物 。 唯物是动物的生活 。
“速朽”其实是一种世界观、一种风格 。 这就是为什么安迪沃霍尔 , 基斯·哈林至今不会过时 。 他们追求速朽其实有点禅意 , 他们是生活世界的肯定者 。 可口可乐在传统的艺术(比如卢浮宫)看来不是艺术 , 安迪·沃霍尔肯定了它 , 这就是我们时代生活 。 生活就是艺术 , 画栋雕梁是生活 , 电影明星梦露也是 。 在唐宋以前 , 无人会以为太湖石是艺术 , 直到它被搬进园林 。 生活就是艺术 , 这曾经是中国世界的古老真理 , 近代才被遮蔽 。
不朽是一种世界观 , 孔子主张这种世界观 。 速朽也是一种世界观 , 庄子主张这种世界观 。
当代美国文学还是比较严肃 , 古典气质、有点保守 , 先锋派都成了保守了 。 不是机会主义的 , 什么走红写什么 。 还在表达的老子所谓“道可道 , 非常道” 。 我对美国文学怀有敬意 。 弗罗斯特、加里·斯奈德、史蒂文斯会令我想到王维、苏轼 。 庞德就不用说了 , 他从老中国的世界观获得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