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古树名录(一)
姜宝兵
禹城历史悠久 , 文化底蕴丰厚 , 是大禹治水功成名就之地 , 龙山文化发祥地之一 。 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树种资源 , 悠久的历史人文保留了众多的古树名木 。
古树名木是自然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活文物、活化石 , 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 。 一棵古树 , 就是一部自然环境发展史;一株名木 , 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与记载 。 古树名木也是一种独特的景观资源 , 具有很高的生态旅游文化价值 。 保护好古树名木 , 就是保护优良林木种质基因库 , 保护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
本文图片
古树名木具有极高的科研、生态、观赏和科普价值 。 古树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 , 身上承载着丰厚的历史踪迹 , 它们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我们的无价珍宝 。 研究古树名木对弘扬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为更好地保护这些古树名木 , 展示古树名木在历史文化、生态价值、科学研究和美学景观等方面的特殊价值 , 近几年 , 我市林业部门以申报省级森林城市为契机 , 对市域内古树名木进行了普查 , 为每株古树名木建立了电子档案 , 落实管护责任 。 据统计 , 全市现存百年以上古树名木6科7属9种167株 , 有国槐、皂荚、侧柏、枣树、杜梨、榆树、白杨等 , 另有古树群4处 。 其中千年以上古树7株 , 以国槐最多 , 最为著名的当数汉槐公园的千年国槐 。
一
汉槐公园国槐位于禹城市汉槐公园中心 , 树高15米 , 胸围260厘米 , 冠幅20米 , 生长良好 , 开花结果正常 , 树龄1800年 。 相传禹城“汉槐”源于东晋末年 , 由山西移民所植 , 系山西“汉槐”同根同祖 。 后经多个朝代 , 清朝乾隆年间曾发生火灾 , 奇怪的是有红色液体从树中流出 。 民国初年 , 山西大旱 , 禹城雨水充沛 , 但“汉槐”干枯 , 甚是奇怪 。 古槐的南面和北面 , 各生有一棵与古槐同根同脉的子树 , 树龄也在九百年以上 , 呈三足鼎盛之势 。
本文图片
夏日周末的午后 , 徜徉于汉槐公园 。 远处望去土台被石块砌了一圈 , 形成一个高大的四棱高台 , 高台的东面新建了一座长方形的平台 , 台体和栏杆均为白色 , 其西端和土台连为一体 。 白色平台下 , 四棱高台的东壁上贴了一块黑色的碑体 , 上面刻着白色的《古槐志》:“其冠如棚 , 郁郁葱葱......”宋代文豪苏轼《三槐堂铭》记述有“三槐王氏”事迹:北宋兵部侍郎王佑文武忠孝品行端正 , 不附权贵 , 专程到禹城拜谒古槐 , 并借古槐之灵韵 , 按相同方位形式在院中植槐三株 , 其子王旦果然做了宰相 , 时称“三槐王氏” 。 宋朝三百余年 , 王氏后裔秉承先祖忠恕仁厚精神 , 为民者勤劳生产 , 为官者廉洁自律 , 秉公正直 , 被苏轼赞誉为“忠厚传家远 , 诗书继世长” 。
走到近前抬眼望去 , 一个高台上一棵古槐老树耸然而立 。 老槐盘根错节 , 枝繁叶茂 , 亭亭如伞盖 。 它的根基是由三条土龙般暴出地面的粗大根脉组成 。 根脉居中处是一株不知何年枯槁的最粗大挺拔的主树干 , 其木质仍坚实完好;树干表面经漫长岁月雨浸日晒 , 其色泽恰似古铜雕塑!在根基脉系再延伸处 , 紧挨着枯树干生长着多株挺拔健壮、枝繁叶茂的成年槐树 。 由于这些成年槐树正兴旺发达 , 风华正茂 , 以致整体根基脉系都长得更粗壮 , 扎得更深广;大根脉生息小根脉 , 小根脉滋生新树芽 , 有的树芽已经长成小槐树 。
- |青未了|糖城群芳谱(四)雪花飞起来的时候,最宜踏雪寻梅
- |晨读|灼灼桃华,青青麦苗
- |青未了|糖城群芳谱(二)夏天看花最好是去徒骇河国家湿地公园
- |青青麦浪,绵绵文明,河南“麦田里的博物馆”开展
- 青未了|青未了|糖城群芳谱(三)秋风吹起的时候,就是菊花的天下
- |青未了|旱金莲
- |送别秦怡!晚年曾多次来青创作
- |青未了/墙头记
- 薪水|足坛五大“常青树”:超长职业生涯,不愿熬成婆的媳妇,是好媳妇
- 读书分享会|青岛市侨联开展“侨心筑梦?书香致远”读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