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边淳一:以外科医生的眼光写作,观察人生命运( 二 )


【|渡边淳一:以外科医生的眼光写作,观察人生命运】译完《花葬》的最后一章时 , 我正在杭州陪日本作家代表团 。 我兴奋得彻夜未眠 , 特意买了一包好烟 , 泡了一杯好茶 , 在皎洁的月光下 , 望着浮光跃金的西湖 , 自我庆祝一番 。 然而乐极生悲 , 这部二十六万字的译著差点胎死腹中——当时没有签合同一说 , 但在翻译《花葬》之前 , 我已向某出版社的一位编辑报过选题 , 他不仅同意此事 , 还答应做我的责编 。 我刚译了两章 , 就有一个年轻人来找我 , 说他们夫妇翻译的一部三十三万字的长篇小说改了两遍仍不过关 , 责编只好亲自改了一章 , 让他们“照此办理” , 但第三稿仍未通过 。 因为那位责编认识我 , 所以建议年轻人来找我商量 , 看看能否帮忙修改 。 一开始我没答应 , 但他连来三次 , 几近哀求 , 我不好意思再拒绝 , 只好放下《花葬》 , “为他人作嫁衣” 。 我没想到这“嫁衣”着实难作 , 由此也体会到整日为别人“作嫁衣”的编辑们的大不易 。 每个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不尽相同 , 表达更是千差万别 , 把多人的文字集合在一起 , 还要顺畅、和谐 , 最大程度接近原文、原意、原风格 , 真的是太难了!思忖再三 , 我决定从头开始 , 对照原文一改到底 , 绝不将就 , 实在顺不过来的地方便重译 。 就这样 , 我用了大半年时间 , 终于通过终审发稿 , 但《花葬》的译稿因此比原计划晚提交一年 , 我认识的那位编辑已经调走 , 《花葬》成“弃儿”了 。 当时渡边淳一在中国尚无名气 , 改投多家出版社未果 , 后来我请时任作家出版社社长的从维熙看了一眼 , 他说“挺好的 , 我们要” , 最后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
《花葬》是渡边淳一的第一部长篇纪实小说 , 也是他早期医学小说的代表作 。
1966年夏天 , 渡边淳一在整理整形外科的讲师室时 , 从书架上掉下来一本小册子《北海道医报》 , 上面有札幌医师会会长松本刚太郎写的《荻野吟子小传》 。 在此之前 , 他不知道世上还有这样一个女人 , 这篇小传如一缕清风 , 拂去了历史的尘埃 , 使明治初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日本历史上第一个获政府行医执照的女医生 , 出现在他眼前 。
吟子是大家闺秀 , 知书达理 。 出嫁后 , 因寻花问柳的丈夫将性病传染给她 , 她愤而离婚 , 回到娘家 , 立志学医 , 在拯救自己的同时也拯救那些因患性病而羞于就医的姐妹 。 吟子的聪慧、高雅、任性、倔强 , 吟子对爱情的渴望、忠诚、勇敢 , 吟子在肉体和精神上遭受的折磨、苦痛 , 吟子在就医和学医时所受的侮辱、欺凌、讥讽、嘲弄 , 都使渡边淳一感同身受 , 他决心让吟子从白纸黑字中“复活” 。
为了写好吟子 , 渡边淳一多次到吟子的出生地埼玉县大里郡秦村、行医地濑棚町、居住地今井町和病故地东京本所小梅町采风 , 他听吟子的养女和亲属讲述他们眼中的吟子 , 还拜访了顺天堂大学医学院的教授小川鼎三 , 了解明治时代的风俗习惯和医学状况……从1969年夏到1970年春 , 渡边淳一用了大半年时间 , 把调查取得的大量素材像和面一样揉在一起 , 从而将一个纯洁、矜持、天真、善良的吟子呈现在读者眼前 , 赢得广泛赞誉 。
这部小说的日文名为“花埋み” , 有人译为“花逝” , 有人译为“葬花” , 我之所以译为“花葬” , 出于两点考虑:一、中国有土葬、火葬、树葬等多种安葬方式 , 而吟子是因突发心脏病倒在漫天飞雪中 , 由洁白的雪花掩埋 , 后被人发现送到了医院;二、评论家川西政明在《倒春寒的传说——渡边淳一的世界》中说 , 直到发稿前 , 这部小说还没有名字 , 后来渡边淳一从和歌“花雨随风埋小径 , 离人留步恋香魂”(《拾遗和歌集》卷一第303首 , 曾弥好忠作 , 徐前译)得到启发 , 定名为“花埋み” , 也就是将逝者用鲜花埋起来 。 鉴于此 , 我觉得直译为“花葬”最佳 , 简洁明了 , 或许还有几分诗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