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建筑师“死”了,但建筑学没死( 二 )


在我看来我们需要的可能是逆势而为 。 因为这个事是错的 , 是离我们曾经的追求越来越远 , 也离普遍价值越来越远 。 如果我们顺势而为 , 那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真的就是被放弃了 。 只能说是在这里面追求一种平衡 , 让退步慢一点 。
建筑师|建筑师“死”了,但建筑学没死
本文图片

建筑师|建筑师“死”了,但建筑学没死
本文图片

深圳自然博物馆方案效果图(筑博设计与 B+H 及 3XN 联合)
邵:我们总是会提到传统和现代的问题 , 我们过去的记忆里还有什么?我们的传统观念里已经有了和西方思想或者构架对撞的东西 。 既然建筑学不至于死 , 那么建筑学的通道和路径应该是去向哪里的?
冯:我认为没必要去区分东方和西方、现代和传统 , 这是阻挡我们进步的一种思考方式 。 我是一个普遍主义者 , 我认为人类是一体的 。 最重要的是区分好和坏 , 正确和错误 。 有价值是人类都应该去追求的 , 我觉得人之所以称之为人 , 是因为人有尊严的 , 是社会性的、自由的 。 对于这些东西的表达是没有什么东西方之分的 。 难道我们是东方人 , 就不应该拥有表达自由?或者说我们对自由的理解就是听话?
建筑师|建筑师“死”了,但建筑学没死
本文图片

建筑师|建筑师“死”了,但建筑学没死
本文图片

深圳海洋博物馆方案效果图(筑博设计与 B+H 及 3XN 联合)
我们没必要去“建立民族自信” , 太扯了 , 而且带有欺骗性 。 我们把落后的东西保护起来 , 然后称之为这是东方的 , 我们捍卫它 , 结果我们成为了这些东西的奴隶 , 这是极其愚蠢的做法 。 建筑师要做的建筑应该能扩展一个人在生活中的自由和社会性 , 提升人的尊严 。 但是追求这些东西在如今的空间生产里很难被接纳 。
建筑师|建筑师“死”了,但建筑学没死
本文图片

建筑师|建筑师“死”了,但建筑学没死
本文图片

城市中的一个洞:国银民生银行大厦的底部通道(筑博设计)
过去几十年 , 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化实现了量的飞跃 , 但在价值观上没有更积极地去做一些努力 。 所以导致量的积累并没有解决我们的生活质量问题 , 另外制度政策的设计有问题 , 结果虽然量上去了 , 却没有实现居者有其屋 。
中国在平均建筑面积上已经达到了中等以上的水平 , 人均40平米 , 超过了英、法、德等发达国家 , 但依然有很多人 , 一家人才住在的狭小的一间屋子里 。 农村那些不遮风、不避雨的房子依然存在 。 我们没有解决人的尊严问题 , 没有提高人的安全感 , 更谈不上自由 。 中国的建筑师很少对这些不公平的空间现象发声 , 因为建筑师们缺乏在价值观方面的自觉 。
建筑师|建筑师“死”了,但建筑学没死
本文图片

坪山文化聚落的草图-冯果川
什么是好建筑?
建筑之路在何方?
邵:当建筑成为一个商品的时候 , 该如何区分建筑本体与其商业属性?
冯:作为商品的建筑并不意味着会阻碍我们去追求自由、尊严、社会性等等 。 这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对立 , 因为你想追求的东西它可能会成为商品的一个价值 。 比如说我就是要花钱买自由 , 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