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建筑师“死”了,但建筑学没死( 三 )


但实际上我们花钱也没有带给我们自由 , 这是建筑师价值观有缺陷 。 无论是卖方还是买方 , 在什么样的建筑是好建筑这件事上都缺少思考 , 这个是问题 。 建筑是商品至少在这个阶段不是主要问题 , 有问题的是我们的市场不是一个健康和充分竞争的市场 , 它是一个土地被政府垄断的市场 。
建筑师|建筑师“死”了,但建筑学没死
本文图片

深圳龙岗怪楼(被冯果川称为深圳设计得最好的房子)
邵:我们印象里的房子或者建筑是什么?我爸在农村 , 我来到了城市 。 有一天他就问我:“城市里有什么?那个格子间我实在是住不惯 , 住那里能干什么 。 ”我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 , 我说:“这里有交易 , 要在这里赚钱 , 要生存 。 ”
对于我父亲这类普通百姓来讲 , 他们内心把建筑当做可以身心的栖居之地 。 而我们树立的价值观太过于商品化、市场化 , 离我们的精神诉求和身体诉求越来越远 。 这么多年的塑造 , 让建筑本身太过于畸形 。 从我内心来讲 , 我对这些大城市没有认同感 。 比如我跟老师们聊天的时候 , 能够让我觉得这个人是真实的 , 不论他在哪个城市 。 这能解决我内心荒芜的部分 , 不然心里没有落脚点 。
建筑师|建筑师“死”了,但建筑学没死
本文图片

建筑师|建筑师“死”了,但建筑学没死
本文图片

深圳龙岗怪楼内部
冯:人去城市是为了挣钱 , 我觉得这不是完整的答案 , 也不见得是重要的原因 。 我认为城市跟乡村差异在于密度 。 城市有农村无法比拟的密度 , 这也带来了生命的强度和浓度 。 所以人类至少在这个阶段是很难摆脱城市的 。 密度不仅仅是交易的密度 , 也是交流的密度、结交朋友的密度 , 机会的密度 。 在一个大城市里 , 一年可以看到很多顶级的展览 , 听很多顶级的讲座 , 对人生认知的拓展是农村比不了的 。 我们的人生就几十年时间 , 你难道不希望有一个丰盈的人生吗?
建筑师|建筑师“死”了,但建筑学没死
本文图片

建筑师|建筑师“死”了,但建筑学没死
本文图片

深圳龙岗怪楼内部
当然随着科技发展也有一些手段使我们可以在不依赖城市的基础上获得生命的强度、浓度 , 比如说网络等手段 , 所以未来我们可能会不那么需要城市了 。 至于你提到的人生中的荒芜 , 你希望去把握一个生命 , 跟活生生的人去交流 。 那在农村整个村儿里面都不一定有人能让你感觉到他的灵魂能给你启发、给你震动 。 方圆十个村 , 八个村可能才有这么一个人 , 但是在城市里可以找到很多牛人 。
建筑师|建筑师“死”了,但建筑学没死
本文图片

参观深圳龙岗怪楼“灵异”合影
追求真实
远比解决割裂重要
邵:我们好像都在割裂中间 , 被各种物化的、精神的、快的、慢的、远方的或近身的东西所割裂 。 我觉得平衡有时候是伪命题 , 你总要偏向一方 , 总会选择一方 。 就像我们提出共同富裕 , 大家在政策上或者是方向上是理想化的 。 一旦要实施起来 , 需要很强的执行手段、策略 , 要进行各种分配、调控 。 那么在这种割裂跟平衡之间要如何去自处或共处?
建筑师|建筑师“死”了,但建筑学没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