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读过的哲学书,什么时候才有用( 二 )


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情况千变万化 , 但“万变不离其宗” , 哲学就是隐藏于现象背后之“宗” , 掌握哲学这柄钥匙 , 就获得一种脱离于现象的、更宏阔的视角 。 如书中第七讲《心灵难题:从机器人与丧尸谈起》 , 我们会发现所有的机器人和丧尸其实讨论的都是“心灵”与“身体”的问题 , 当代哲学的重要分支——心灵哲学就是探讨这个问题的 。
除却这个非解决不可的重大问题 , 我们总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 , 并可能在任何时刻问出“为什么” , 而哲学正是对这些问题的解答 。 如本书的作者之一刘擎所说:“人类想知道我们面临的一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了……这是对我们存在的一种关切 , 这种关切其实是与生俱来的 , 但同时也是可以被发展出来 , 变成一种自觉的追问意识的 。 在日常生活中 , 这些好奇心可能会被淡忘 , 会被边缘化 , 但从来不会泯灭 。 ”
|荐书|读过的哲学书,什么时候才有用
本文图片

《西方哲学史讲演录》
《西方哲学史讲演录》:进入哲学史的洪流
《西方哲学史讲演录》是赵林在武汉大学和东南大学所开设的哲学通识课的录音整理稿件 。 赵林的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哲学开始讲起 , 沿着思想史的线索一直讲下来 , 一直到黑格尔哲学 。
赵林在叙述中条分缕析地介绍每一位哲学家最主要的主张 , 也在其中夹杂一些质疑和思辨 , 比如在讨论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时 , 赵林引导读者注意 , 我们为什么会认为物质天生就是运动的?而最初的、第一个物质是怎么动起来的?牛顿在他的宇宙观中为什么搬出来一个上帝?在最开始按下不表的这一点在十章以后 , 以康德的“星云假说”给出回答 。
读一部漫长的哲学史像在江河中顺流而下 , 越到下游 , 越难分辨是哪些河流托举着读着行至此处 , 想要捋清一条脉络就要时时返回上游仔细辨认 。 《西方哲学史讲演录》第一讲谈哲学是什么、哲学的功用 , 赵林定义“哲学是一种在永无止境的自我否定过程中不断生长和发展的怀疑精神与批判意识” , 这一点在接下来的第二到六讲关于希腊哲学的部分中有充分的体现 , 站在哲学的肇始之处 , 古希腊哲学体现了一种生机盎然的智慧 , 其中虽不乏童稚之处 , 哲学家们像是一朵朵浪花一样 , 后进者在小心地漫上、乃至淹没前人 , 最终形成前赴后继的激烈的交响 。
赵林谈及 , 早期哲学家们的思考几乎涉及了人类思维所能关注到的一切深刻问题 。 且希腊哲学家们的哲学观点清新通达 , 表现了自由心灵对于宇宙、人生的思考和关怀 , 哲学不是他们生活的调味 , 而更是他们生活的方式与至高追求 , 本着“知人论世”的阅读习惯 , 赵林将很多笔墨聚焦于哲学家本人的性格、家世 , 对于这些内容的了解也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其哲学主张 。 比如赫拉克利特本身是王族 , 可以继承王位 , 这让他有着强烈的精英主义意识 , 但是他生性愤世嫉俗 , 并主动选择一种离群索居的生活 , 所以他的思想晦涩又神秘;而德谟克利特在其晚年为了更专注地沉潜于哲学竟刺瞎自己的双眼 。
赵林也认为:“从古希腊哲学一直到19世纪的黑格尔哲学 , 它们都有一个固定的情结——追问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性的东西是什么 。 而在黑格尔以后 , 尤其是20世纪的西方哲学家们则纷纷走向现象学和存在主义 , 不再追问本质 。 ”“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素来就是相互独立的两门课程 。 ……本人对现代哲学缺乏兴趣 , 因为现代哲学越来越变成了一种刻板规范的技能 , 而不再是博大精深的智慧 。 自从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黑格尔那里被放飞之后 , 继哲学的黄昏而来的就是精神的漫漫长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