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读过的哲学书,什么时候才有用( 四 )


《感知·理性·自我认知》不是艰涩的哲学论文 , 也不是一部研究性著作 , 它更像是对于我们生活中遇到的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哲学困境的答疑 , 它不教给我们要死记硬背的理论 , 它指导我们怎样去思考 。 为了强化这一点 , 作者在每一个章节后面都设计了答问环节 。
如第二章“触觉/身体知觉”文章最末 , 提问为:“当我们在触摸一个冰块的时候 , 我们会说这个冰块是冰冷的 , 但不会说它是坚硬的 , 这个时候温度相比于质感就会占据我们的意识 。 但是 , 当我们在触摸一个石头的时候 , 我们会说这个石头是坚硬的而不会去描述它的温度 , 这个时候质感相比于温度会占据我们的意识 。 所以我们在触摸一个东西的时候 , 为什么这个东西本身的性质会有一种优先性、会占据我们的意识呢?
陈嘉映回答:“我不确定你的感觉一定是这样的 , 但我可以这样想 , 冰看上去就硬硬的 , 但看不出冰冷 , 你的触觉补足了你的视觉 。 至于石头 , 你首先不去感觉它的温度 , 因为它的温度多半是常温 , 如果石头是滚烫的 , 你还是首先会感觉它的温度 。 哪方面的感觉占据了你的意识 , 似乎要看情境 , 你要摸一块石头去打架 , 石头硬不硬最重要 , 石头是凉的还是热的不相关 。 在另外一个语境中 , 石头是凉的还是热的也许是你关注的焦点 。 ”
|荐书|读过的哲学书,什么时候才有用
本文图片

《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30讲》
《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30讲》:在一个更大的参照系中理解政治
这是学者刘瑜的比较政治学新作 。 书中围绕比较政治学两个核心维度——政治转型和国家能力 , 将不同国家、地区、古今纳入其中进行比较 。 书中有对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的分析 , 也有对发展中国家如南非、印度、墨西哥、泰国、智利、伊拉克等的介绍 。
刘瑜认为 , 比较政治学当中的“比较” , 与其说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 , 不如说是一种研究的视野 。 当你把你所面对的政治现实当作一万种可能性之一来对待时 , 你就获得了一种“比较的视野” 。 由此 , 比较的视野本质上是一种俯瞰和对“此时此地”抽离 , 来到多样性的“上空” , 俯瞰一片隐隐约约的森林 , 它提醒着你 , 你所见到的只是现象 , 而现象未必是真相 。
书中 , 刘瑜从政治之外看政治 。 “政治在社会结构中”“政治在经济中”“政治在历史中”“政治在地理中”“政治在文化中” 。 分析了南非的转型、智利经济政策的选择、美国的社会运动以及韩国的观念变迁等 , 读者由此可以认识政治创造可能性的各种途径 , 理解社会与政治发展的制衡关系、政治选择与政治行动的可能 。
在序言中 , 刘瑜谈道:“谈论政治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情 , 在一个政治极化的时代尤其如此 。 很少有什么事物能够像政治那样 , 激起狂热的爱恨 , 让陌生人成为同道 , 让朋友成为敌人 。 阅读法国大革命的历史 , 我惊异地发现 , 罗伯斯庇尔曾经是死刑的反对者 , 但是不出数年 , 他所领导的雅各宾政权就成为断头台的象征 。 阅读纳粹的历史 , 我看到有纳粹声称 , 毒气室的发明其实让死亡变得更加‘人道’了——这样的残酷 , 竟然以‘人道’之名出现 。 我还读过韩非子的名句 , ‘君上之于民也 , 有难则用其死 , 安平则尽其力’ , 而他把这叫作‘明主’ 。 似乎 , 政治是一切关系、一切道义、一切概念的扭曲场;似乎 , 政治总是带来错位 , 理解政治的努力永远造成误解 。 ”但是我们又必须理解政治 , 只有把形形色色的国家和政治纳入我们的视野 , 建立一个尽可能丰富的、完整的参照系 , 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