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武能|八旬翻译家杨武能:“自满自足,就是我最大的敌人”( 五 )


【杨武能|八旬翻译家杨武能:“自满自足,就是我最大的敌人”】“《魔山》的翻译难处 , 在于托马斯·曼将小说写得语义朦胧 , 不明晰、不明确 , 语言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模糊、变化微妙 。 ”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李昌珂告诉南方周末采访人员 , “杨老师在这方面做了颇为艰辛的翻译努力 。 ”
杨武能|八旬翻译家杨武能:“自满自足,就是我最大的敌人”
本文图片

杨武能在欧洲译协任驻会翻译家期间 , 在妻子王荫祺的陪伴下 , 经年累月地苦译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曼的代表作《魔山》 。 (受访者供图/图)
“我的《浮士德》至少要六十年”
十几年前 , 德国图宾根大学教授顾正祥编纂《歌德汉译与研究总目》 , 细致收录1878年至2008年间所有歌德汉译信息 。 编纂期间 , 德国康斯坦茨大学前校长宋德(Prof. Dr. Horst Sund)特地寄来重达十六七公斤的杨武能十四卷本《歌德文集》 。 “在宋德教授看来 , 要使那部歌德在华夏的集大成文献尽可能完备 , 由杨领衔的《歌德文集》是个无法绕过的山头 。 ”顾正祥对南方周末采访人员说 。
已故德国古典文学专家严宝瑜将歌德在中国的接受划分为三个阶段:郭沫若阶段、冯至阶段和杨武能阶段 。 在国内歌德翻译和研究领域 , 杨武能是一个很难绕开的名字 。
“信奉上帝的基督徒有一句祝福语曰 , ‘上帝(Gott)与你同在’ , 我却庆幸 , ‘歌德(Goethe)与我同在’ 。 ”歌德几乎成了杨武能人生的重要参照系 , 他一以贯之的翻译信条是 , 只译经典 , 歌德是中心的中心 。
《浮士德》最早的版本由郭沫若翻译 , 于1920年代出版 。 杨武能曾评价郭译《浮士德》 , “译得相当有诗意 , 虽然他犯了一个做文学翻译的大忌 。 也许是过分强调‘创作精神’ , 忽略了翻译毕竟不是创作 。 ”
顾正祥捕捉到了杨武能对郭沫若的传承 。 “杨先生曾撰文阐释过郭沫若笔下歌德《迷娘曲》一诗风格迥异的两种译文……亲身实践 , 足见译者文思缜密、反复推敲的苦心和匠心 。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 绿原、钱春绮、杨武能先后推出了《浮士德》的译本 。 “我个人觉得 , 郭沫若的版本体现了翻译的文学性 , 钱春绮对于原文亦步亦趋 , 绿原的版本则重在意思传达 。 ”上海外国语大学讲师孙瑜对南方周末采访人员说 , “杨武能先生的译文可能比这几个都晚一点 , 但属于集大成者——无论在文学性上 , 还是诗体格律的传达上 , 都做得很好 。 ”
孙瑜的博士论文是国内少数关于《浮士德》译本与译者的研究之一 , 她说 , 对于中青年德语研究者来说 , 歌德太过硬核 , 很少有人真的敢去碰 , 自己也只是“捡了歌德研究里最轻松的一个思路” 。 西南交通大学德语系教授莫光华刚入杨武能师门 , 被建议研究歌德 , 他很惶恐:“在我们这个圈子里面都觉得歌德太可怕了 。 为什么?因为他的著作一百多卷 。 ”
杨武能从来不畏经典 , “如果翻译那些一般的、流行的(作品) , 流行几年就完了 。 ”他告诉南方周末采访人员 , “有的经典可以说是永恒的 。 比如说歌德 , 100年之后就过时了吗?没人读了吗?不会 。 ”
1990年代初 , 各种新潮流理论涌入 , 翻译家毕冰宾与杨武能结识多年 , 期盼他能“挥舞诸如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类的最新武器对歌德进行全新的解读” 。 读完杨的学术著作后 , 毕冰宾发现“仍然停留在介绍与欣赏上” , 于是在旧文中断定:“杨先生与他的学友和学弟们相比显然是落伍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