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教|倘若高考不是《红楼梦》而是“姑苏梦”……( 四 )


但是王道台不同 , 他想归隐 , 便要归隐得潇洒自在 。 既选择“留云” , 便不能辜负往后余生的大千美景与时光 , 他不要“年年不带看花眼 , 不是愁中即病中” , 他偏要“满庭春色堪入画 , 一池秋水总宜诗 。 ”
明代嘉靖年间 , 艺圃这座极具特色的江南小园林中有一座朝爽亭 , 楹联中写“漫步沐朝阳 , 满园春光堪入画;登临迎爽气 , 一池秋水总宜诗 。 ” 留云山房的楹联化用其中两句 , 概写“满庭春光”与“一池秋水” , 立于留云山房门前 , 便将畅园的景色尽数收入眼底 。 春色满园 , 寻个晨光熹微的时候 , 在池水边读一卷书 , 百草丰茂 , 花香清艳;待到秋光湛湛 , 橘树有果实累累 , 桂子飘香远 , 游鱼穿行而过 , 和三两知交 , 饮茶谈笑 。
王道台说 , 你来到畅园 , 便能看见这样的美景 , 有多美?足以入画 。
中国文人从古至今形容风景之美 , 便说一草一木都可以入画境 。 唐代韩偓的《冬日》诗云:“景状入诗兼入画 , 言情不尽恨无才” ,清代陈梦雷《建溪舟行》:“远村皆入画 , 怪石尽为隣” , 叶圣陶的《游临潼》:“绿树红叶跟山石配合 , 俨然入画 。 ”
诗情画境 , 只在“阑干外” , 都在园林里 。
不如饮茶去
从留云山房西侧的曲廊回转南行 , 有座倚墙而建的船厅:涤我尘襟舫 。 舫内悬有楹联 , 语为:“自喜轩窗无俗韵 , 亦知草木有真香 。 ”
|社教|倘若高考不是《红楼梦》而是“姑苏梦”……
本文图片

这座船厅从外形看并不像我们通常印象中的石舫 , 它的厅内被布置成会客厅的样子 , 可供园主人与好友宴饮之后在此茶叙 。 喝茶的时候 , 友人抬头一看 , 匾额上“涤我尘襟”四个字 , 有种沁风扑面的爽快 。
唐代孟郊在一首送友人的诗中写:“兰泉涤我襟 , 杉月栖我心 。 ” 用春季开满兰花的山泉濯洗衣裳 , 便带有清澈的幽香了 , 高悬在杉树上的明月映照着你我 , 心中也澄澈透明了 , 尘襟一洗 , 邈然有遗世独立之想 , 实际上是在写一种物我两忘的淡泊心境 。 先秦的时候 , 有一首小孩子唱的歌谣:“沧浪之水清兮 , 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 , 可以濯我足” , 寓意君子处世 , 遇治则仕 , 遇乱则隐 。 南宋时苏州网师园有座“濯缨水阁” , 名字也是取意于此 。
|社教|倘若高考不是《红楼梦》而是“姑苏梦”……
本文图片

友人看到这匾额不觉频频点头 , 再看一看这副楹联 , 摘引自朱熹的《曲池轩》 , 是朱熹与友人刘秀野登山临水唱和时所做 , 正逢朱熹辞官得到主管道观的闲职 , 心情宁静平和 , 在一个安适玄远的秋日 , 他写下“自喜轩窗无俗韵 , 亦知草木有真香”这样的诗句 。 后来 , “自喜轩窗无俗韵”这句常被用作楹联中的上联 , 譬如故宫漱芳斋的方形亭子式小戏台 , 前檐左右柱上各悬古琴形木制楹联曰“自喜轩窗无俗韵 , 聊将山水寄清音” 。
古代文人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窗户称作“轩窗” , 窗得是有花纹栏杆的 , 窗内与窗外的景致须得是精细秀美的 。 “夜来幽梦忽还乡 。 小轩窗 。 正梳妆 。 ”“花外轩窗排远岫 , 竹间门巷带长流 。 ”饮一盏茶 , 相互交谈的友人是风雅的 , 从小轩窗朝外看 , 园子里的景色是美而不流俗的 。
【|社教|倘若高考不是《红楼梦》而是“姑苏梦”……】宋代文人陈著有一首诗 , 写得很诚挚:“浮世憧憧为底忙 , 百年光景等风狂……吾侪渐喜无人识 , 自做无名草木香 。 ” 顺从本心 , 无所逢迎 。 王道台的畅园 , 是一种“久在樊笼里 , 复得返自然”的畅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