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讨论理解“晶莹、隐隐约约” 。晶莹:光亮而透明 。
隐隐约约:看起来不很清楚 。5、存疑 。
学生画出的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诗 , 和月光一起 , 沐浴着我们 , 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留待学习课文时解决 。
三、再读课文 , 理解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 , 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月亮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 , 明确: 课文除了描写月光下的景色 , 还写了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的事 , 以及小外甥对月亮奇特的想象 。3、我们应该怎样给课文分段?段意怎么概括? 四、课堂练习 1、进行写字指导 。
5个左右结构的字“甥、瞳仁、偷、锁”应该写得左窄右宽 , 安排好比例 。2、用钢笔字描红、临写 。
3、写近义词 光点( ) 凝望( ) 惊奇( ) 封锁( ) 4、读一读 , 再抄写 。清辉 流动 封锁 不假思索 隐约 挑战 剪影 绘声绘色 第二课时 一、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学生在小黑板上练习 。
2、齐读这些词语 。二、学习第一段 。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 , 注意捕捉读时内心的感受 。2、学生交流感受 。
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描写的月下江景太美了 , 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动人的图画 。3、同学们 , 想不想把这幅图画画出来?没关系 , 老师是“画家” , 我来帮你画 。
不过你得告诉我 , 画什么 , 怎么画 。学生细读课文 , 思考作者描绘的“图画”上有哪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交流 。
“图画”中的景物有月光、江面、芦荡、树林、山峰 。景物的特点: 月光---淡雅清纯 江面---浮光跃金 芦荡、树林、山峰---镀上花边 4、出示事先绘制好的国画或水彩笔 。
请同学们看看 , 是不是你们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播放课文第一段录音 , 学生边看图 , 边听录音 , 感受图画的整体意蕴 。
6、指图让学生回忆课文 , 尝试背诵 。三、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 。”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 , 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
教师质疑:月亮怎么会把小外甥叫醒呢? 学生回答 。从这句花中你看出小外甥的什么特点? 3、出示句子:小外甥聪明好学 , 爱幻想 , 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
那么 , 小外甥的聪明好学又体现在哪里? 分角色朗读第5~11自然段 。4、了解诗句的意思 。
学生解释一、三两句 。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继续解二、四、五、六句 。
“明日几时有 , 把酒问青天 。”把酒 , 端着酒杯 。
此句为倒装句 。“野旷天低树 , 江清月近人 。”
低 , 比---低 。“月落乌啼霜满天 , 江枫渔火对愁眠 。”
乌啼 , 乌鸦叫 。眠 。
入睡 。解释时补上谁“对愁眠” 。
“峨眉山月半轮秋 , 影入平羌江水流 。”秋 , 解释时放在句首 。
平羌 , 平羌江 。5、指导读诗 , 背诗 。
我们在读古诗时 , 可以不必过多地考察它的意思 , 重要的是根据诗句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 以画面帮助理解和背诵 。学生读背 , 背诗 。
6、教师口述 , 引人情境:诗句是美妙的 , 月光是美妙的 , 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 使我们无比舒畅 , 沉醉在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 。出示句子:诗 , 和月光在一起 , 沐浴着我们 , 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