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而言 , 竖式S形龙佩W4:30的纹饰华丽 , 减地工艺使器表尤其是龙首部位凸显立体感 , 丰满圆润、粗细有致的阴刻纹饰点缀其间 , 恰到好处 。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 器物表面抛光精细 , 王恺先生曾在文章中描述为“抛光洁净 , ‘玻璃光'极强” , 笔者很是赞同这个说法 , SEM下对比抛光面与打磨而未抛光面明显不同 , 同等放大倍数下 , 前者几乎看不见一点磨痕 。
【玉器|解读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玉器工艺!(好资料)】归纳上述观察结果 , 这件竖式S形龙佩的制作工序可简单概括为:第一步 , 锯片切割技术开片;第二步 , 设计定稿;第三步 , 表面纹饰制作 , 包括阴刻龙须等纹样并沿阴刻线外缘减地和制作涡纹 , 由于涡纹与其他阴刻加减地而成的纹饰之间未发生叠压关系 , 故无法判断两类纹饰出现的先后顺序;第四步 , 镂雕 , 包括器物外形轮廓和内部镂空部位的制作;第五步 , 精细地抛光打磨 。 其他竖式S形龙佩或其他龙形佩的加工工序也基本符合上述步骤 , 可以说此类玉器的制作在当时已具备成熟的流程 。
2.玉蝉
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玉蝉3件 , 其中与玉耳杯一同出土的两件W1:95、W1:96大小相当 , 工艺几乎一致 , 包括另一件后:23 , 均是写实的圆雕玉蝉 , 从眼睛、蝉翼、口器、腹部 , 到腿节 , 甚至腿节上的毛刺 , 可谓是栩栩如生 , 传神之至 。 玉蝉从口至尾对向贯穿一小孔 , 应是穿绳悬挂之用 。 此次以W1:95为例〔图二:1〕 , 选择器表局部区域和观察点 , 开展SEM微痕分析 。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图二〕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玉蝉W1:95的微痕SEM分析图
1.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玉蝉W1:95;2.观察区域Ⅰ处SEM图;3.观察点Ⅱ处SEM图;4.观察区域Ⅲ处SEM图;5.观察点Ⅳ处SEM图;6.观察区域Ⅴ处SEM图;7.观察区域Ⅵ处SEM图
观察区域Ⅰ , 蝉的背部及蝉翼 。 背部中间与蝉翼相交处以阴刻加减地的方式浅浮雕 , 表达出立体感 。 背部中间隆起部位边缘可见减地造成的不断改变方向的小磨面 , 无论是背部还是平坦的蝉翼上阴刻线都极为简洁流畅〔图二:2〕 。 放大观察点Ⅱ处 , 可见减地面上明显保留有磨痕〔图二:3〕 , 但蝉翼表面(观察区域Ⅲ)几乎不见磨痕 , 抛光程度极高〔图二:4〕 。 放大观察点Ⅳ处一条勾形的阴刻线 , 可见卷曲处呈放射状排列分布的微痕 , 说明旋转砣具在进行阴刻时需要不断添加解玉砂 , 在改变方向时 , 由于运动惯性被甩出 , 在阴刻线边缘造成一系列微小的破裂面〔图二:5〕 。 这种现象在观察区域Ⅴ中腹部腿节的阴刻线上更加明显〔图二:6〕 。 腹部有3对粗壮的腿节 , 这也与真实的蝉完全一致 。 并且 , 正如观察区域Ⅵ所示 , 表示上下腿节的阴刻线粗细有致 , 上节约0.7毫米 , 下节约0.5毫米 , 还有不到0.3毫米的毛刺〔图二:7〕 。
根据对玉蝉W1:95的肉眼观察和SEM分析 , 其制作工序大致为 , 先经过锯片切割技术开料并制成坯料 , 再经设计定稿 , 以阴刻加减地的方式制出蝉的大体形态 , 将器表打磨圆润后 , 再将背面、腹面的阴刻纹饰制成 , 尾部的孔口打破阴刻线 , 推测穿孔在后 , 最终还要对器表施以高程度的抛光 。 圆雕玉蝉的制作工艺可追溯至商晚期玉蝉 , 其源头则是红山文化玉蝉 。
- 文化|传承国学经典《道德经解读》新书发布会暨赠书仪式西安举办
- 玉器|玉器史的巅峰?汉代高古玉
- |玉器收藏风向标——藏玉必藏玺!
-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百花齐放的战国玉器
- 艺术品|收藏玉器的未来如何?
- 赵敏&解读金庸 从《倚天屠龙记》看武侠的衰落
- |玉雕的极限——薄胎玉器
- 易学家@钱钟书是个易学家?看看他解读的《周易》怎么样!
- 中国书法#视觉语境的突破与创新——龚光万《彩墨天眼系列》文化解读
- 佛像|1980年徐州两农民:鱼塘中挖出佛像,供奉家中,没想到价值上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