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图画这个名称是约定俗成的 。 “连环”是传统话语 , 本是指连结成串的玉环 , 《庄子·天下》就说:“今日适越而昔来 , 连环可解 。 ”由其本义而引申出连续不断、连绵交织等意思 , 如连环扣、连环字、连环马、连环套、连环枪、连环寨 , 乃至连环计、连环保等等 , 都由此而来 。 连环图画得名较晚 , 第一本标明“连环图画”字样的 , 是上海世界书局的《连环图画三国志》 , 问世已在一九二七年 , 从那时开始 , 它才成为一个通行的专有名词 。 ——阿英《中国连环图画史话》
本文图片
《一双绣花鞋》 。
本文图片
《活捉“米老鼠”》 。
严谨的绘制
到了年龄稍微大一点 , 连环画也渐渐从我的阅读里淡出了 。 原因有很多 , 一个是自己看书的趣味肯定不止于看画了 , 连环画的内容已经不太能满足我 , 而且后来自己基本看的都是外国小说 , 这些连环画的改编也特别少 , 另外 , 偶尔还有着对连环画的情结 , 但走进书店一看 , 崭新的盒子 , 崭新的连环画 , 却还是那些老掉牙的故事 , 什么《水浒传》《隋唐英雄传》《红岩》之类的 , 不知道都是自己读过多少遍的故事了 。 渐渐地 , 也就失掉了对它的兴趣 。
除了故事沒有太多新鮮的之外 , 连环画的画功也肉眼可见地粗糙了起来 。 小时候因为学过一点绘画 , 就喜欢照着小人书上面的人物自己画 , 感兴趣的 , 大多是些古代时候的武将 , 爱画他们身上看起来非常豪华的盔甲 , 还有他们骑在马上厮杀的画面 , 但后来的连环画 , 已经能看到细节上开始不那么精致了 , 甚至有时候人物的脸型都彻底失控 。 当时自己有本《封神演义》 , 是那种合订装的 , 前几回里还能看出来画面里哪个是闻太师 , 到了后面几回 , 压根分不清画面里哪个才是闻太师了——脸上的五官变得非常潦草 。
本文图片
《岳雷拜帅》 。
本文图片
《战长沙》 。
连环画的绘制过程 , 比想象中要严苛许多 。 它是一种对创作自由度有着较高限制的艺术形式 , 画面上要呈现什么 , 内容和物品要如何表现 , 这些都必须要有现实依据而不能凭空想象 。 古代题材的连环画画起来最难 , 如果是近代的 , 还有资料可以查 , 古代故事里的画面 , 房间里摆放什么器具 , 人物穿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 , 这些都对创作者有着很严谨的要求 , 要么就去找前人在绣像本小说里留下的图片样式 , 要么就去查阅更多的历史研究资料 。 即使是近现代题材 , 一座房屋应该是什么形式的 , 作为背景出现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宣传海报是什么样子的 , 哪怕某一所学校的大门 , 这些都不能凭着脑中差不多的原型随手去画 。 所以连环画作者有时会需要去取景 , 拍摄照片 , 回来再照着画 。
那么如果一个作者没有看过实物该怎么办?那就没有办法 , 只能按照已有的认知去推着画出一个大概的模样来 , 这点尤其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连环画里比较明显 , 比如讲述飞机战斗英雄的连环画 , 需要画飞行员在机舱里的画面 , 可是画家们谁都没亲眼见过机舱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 只能沿着驾驶舱勾一个轮廓 , 从透视关系上来看 , 很明显就是从开车的动作上改过来的 , 图片到了人物脖颈的地方就截止了 , 避免去画操纵杆和仪表盘之类的地方 。
- 记忆|重寻连环画:难以磨灭的记忆
- 童心|童眼看书
- 连环画&连环画《一件怪事》,原著马克吐温,怪在哪里呢?
- 连环画|冒险小说故事连环画《宝岛历险记》张明超1980年
- 东关街|东关街的小人书摊,你还记得吗?
- 塔山$连环画《一罐豆浆》,这事会与林帅有关?
- 连环画!瀚大黎众|江苏版锡剧故事连环画《显应桥》王企玫绘画1958年初版
- 贺友直|【中华文化】贺友直——连环画欣赏
- 水浒@水浒连环画之《曾头市》,刀马人物精彩传神,令人叫绝
- 赵宏本&郑家声绘制的《智激美猴王》连环画,堪称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