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用|刘柠︱《藏书票之话》的话( 八 )


范用|刘柠︱《藏书票之话》的话
文章图片

『斎藤昌三 書痴の肖像』、川村伸秀 著、晶文社2017年6月初版
如关于超特版到底出了十部 , 还是十二部的问题 , 帖子的作者玻璃电台认为 , “有10部为特装本 (即超特版——笔者注) , 是作者自存的非卖品 。 另490部为发卖品” , 但“这其中还有2部亦为作者留存 , 未发卖实为12部” 。 这的确不失为一种较比合理的推断 , 通过这样的推理 , 他把初版本中著者在自序中的表述(“十部”) , 与“装帧并出版者”在“五百部限定出版”页上的记述(“十二部”)给统一起来 , 似乎比止庵先生的“是乃出版过程中有所调整”一说更自然 , 也显得更有说服力 。 陈子善先生在中文版序中的表述——“初版限定五百部 , 其中十二部是作者自存本 , 另外四百八十八部为豪华本 , 编号出售”——也许曾受到此贴的影响 。 可问题是 , 原贴中所谓“作者自存的非卖品”的判断 , 似缺乏证据 。 因为 , 这十或十二部书 , 同样也是编了号的 , 而且有定价(二十元) , 并不是“非卖品” 。 接下来的问题是 , 包括作者自存本在内 , 初版本到底出过几种版本 。 对此 , 玻璃电台认为有三种:
其一 , 1—10号 , 为非卖品特装本 。 这个封面是什么样子?国内未有人提及 , 但日本继斋藤昌三之后最著名的藏书票研究家樋口直人教授在《藏书票之美》一书中提到过 。 这十部都是用白色猪皮作特别装帧的 。 这有点类似凯尔姆斯科特出版的《乔叟作品集》了 , 在425部的限定本中 , 有48部白色猪皮的特装本 。 斋藤昌三是知道这部书史名作而效仿威廉·莫里斯 , 还是东西方的爱书家心有灵犀 , 就不得而知了 。
其二 , 11—?号 , 为误植本 。 即陈子善先生访得的那本 , 赤褐色小羊皮装帧 , 封面饰有彩色花叶 , 烫金书名 , 书脊烫金印“EX LIBRIS” 。
其三 , ?+1—500号 , 为改换本 。 墨绿色小羊皮装帧 , 封面压印一圈回纹花边及“EX LIBRIS”字样 , 棕色书脊 , 从上至下烫金印有书名、著者和出版社 。
玻璃电台的考据颇有价值 , 同时也有相当的代表性 , 故有必要做一个总体回应 。 第一 , 关于编号 。 他的论证仍基于初版印数是五百部的“共识” , 但我认为这种“共识”本身就值得商榷 。 斋藤在《藏书票私言》中写得很清楚 , 茶色基本款加上橄榄色的二十部 , 就是五百部的全部 。 后作为增补版 , 又做了十部纯白本 , 加起来共五百一十部 。 至于编号 ,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前面两种是No.1—500 , 但具体哪个在前 , 哪个在后 , 是从某个编号起变换另一种颜色 , 还是两种颜色相互穿插 , 不得而知;纯白本是单独的编号 , No.1—10 。 因此 , 玻璃电台根据不同的装帧及数量 , 对各版所占的编号区域的划分基本不成立 。 而且 , 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自相矛盾之处:既然已经把超特版的十部和十二部做了“统一”(统一为十二部) , 为何又在“其一”中 , 只划到十(1—10号)呢?
第二 , 关于纯白版 。 关于超特版的封面装帧材料 , 玻璃电台在“其一”中说 , “这十部都是用白色猪皮作特别装帧的” , 并在此基础上做了一番引申 。 我不知道“白色猪皮”说的由来 , 但这显然是一个误解 , 且影响颇大 。 作者曾提及樋口直人在《藏书票之美》一书中对超特版的描述 , 可樋口只是说“白皮装帧” , 而不是“白色猪皮”;而关于那个版本的印数 , 樋口说的是“十一部” , 而不是“十部” 。(『蔵書票の話』 , 小学館1998年12月版 , 2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