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品读山水画手卷时,我们读到了什么

今年央视春晚上 , 灵感分别源自《千里江山图》与《富春山居图》这两幅举世闻名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节目《只此青绿》与《忆江南》 , 双双火出圈 。
《千里江山图》与《富春山居图》 , 采用的均为中国画形制中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手卷 。 而手卷形制恰为山水画提供了绝佳的载体——山水是宇宙之大物 , 人在山林丘壑间游历见不到山水之全貌 , 山水画要将千里之景容纳咫尺绢素 , 唯手卷的形制才得以在有限之内展示无限的浩瀚 。 从山水画手卷中 , 我们读到无尽的风光 , 更读到深厚的文化 。
——编者
山水画|品读山水画手卷时,我们读到了什么
本文图片

南宋赵伯骕《万松金阙图》局部
作者:邵仄炯
手卷是中国画形制中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 , 有着独特的表现手段、形式内容、尺寸标准 , 就连展示与欣赏的方式也有别于立轴、册页、条屏等绘画形式 。 在没有动态画面的年代 , 手卷的作者为满足观者对动态图像的心理需求 , 打破固定焦点的观看模式 , 想方设法在二维平面中以连续的方式 , 横向延展画面的时间与空间 , 从日出至日落 , 从春暖到冬寒 , 从上天入地到游江南江北 , 更有甚者将观众推出现实场景拉入作者的心灵世界 。
随着手卷自右向左横向缓缓打开 , 一幕幕风景会让你时有惊喜时有期盼 。 古时手卷的欣赏不是在宽敞明亮的展柜中平躺着 , 一览无余地接受着观众的检阅 , 而是如书卷一般逐段打开 , 逐段阅读 。 动态的阅读是古时真正欣赏手卷的方式 。 手卷中除了画芯 , 还有引首以及卷尾题跋都是补充图像的重要文字信息载体 。
在此仅以山水画手卷为例 , 从几个小视角选读数卷 , 让人们得以窥见卷中的叙事抒情、记忆想象 , 感知艺术家不同的生命体验 , 深味中国古代手卷的文化魅力 。
手卷中的图文叙事
最早在手卷上出现的山水图像也许就是东晋顾恺之所画的《洛神赋图》 , 此卷宽27.1厘米 , 长572.8厘米 , 绢本设色 。 手卷的基本规格宽约30厘米 , 长100厘米左右 , 当然也有迷你型与高头大卷的不同尺寸 , 都是根据不同创作题材、意图而定的 。 《洛神赋图》以曹植名篇《洛神赋》为创作题材 。 画卷中的山水图像虽“人大于山 , 水不容泛” , 但已具备了晋唐早期的山水画雏形 。 随着画卷自右向左展开 , 依次展现了曹植与洛神邂逅、凝眸、惜别与归去的四幕场景 , 人物与景观交融出现 , 时间与空间随之延展 , 静止的画面有了动态的变化与情节的推移 。 画中起伏的山峦 , 灵芝状的树木 , 以及高古游丝线条所画出的祥云与洛水 , 虽不是卷中主角 , 但伴随着人物场景的推移转换而此起彼伏 , 画中那股悠远而飘渺的仙气 , 还有那凄美梦幻般的意境全由此带出 。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不仅将手卷的形式特点与故事情节发展充分融合、并在对不同自然景观如:坡岸、平原、洛水、祥云的描绘中交代出空间的转换 , 让人物的出场自然连贯且具风采 。
自《洛神赋图》手卷诞生后 , 似乎有很多的画家热衷于以此形式来讲述故事 , 演绎经典文本与名著 。 北宋年间有一位画史少有记载的画家乔仲常 , 留下了一幅以苏轼《后赤壁赋》为题材的人物山水画卷——《后赤壁赋图》 。 在这幅长566.2厘米 , 宽30.48厘米的手卷中 , 作者以墨笔白描的技法精心描绘了赋中赤壁的自然场景 , 将苏轼夜游赤壁的过程展现画卷 。
画卷按原文内容依次分为7个场景 。 卷中又将赋文抄录画旁 , 图文并茂 。 起首出现了主人公苏轼、两位宾朋与仆人 , 人物身后画家以淡墨绘出四人的影子 , 如实地表现了“人影在地 , 仰见明月”的文意 , 也借这影子点明了时间 。 此图中“影”可算开古代中国画“影”之先河 。 沿小桥进入第二场景的“临皋亭” , 见苏轼一手提鱼、一手拿酒 。 再向左看:主客来到赤壁崖台上 , 面对江流饮酒食鱼 。 第四、五个场景绘苏轼摄衣登山 , 此段密林山石得以呈现乔仲常非同一般的山水画技能:在“距虎豹、登虬龙”处 , 极具韧劲的线条勾勒出岩石、丛林 , 山崖之下的水纹线描圆转灵动 。 六、七场景分别为泛舟江上 , 孤鹤长鸣 , 以及最末苏轼回到“临皋亭” , 梦中与道人对话 , 醒后遥望远山叠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