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琼|刘琼:花与诗词的关系是一部审美的历史( 六 )


从语言自身来讲 , 也需要不断地丰富、发展 。 这个丰富、发展的过程 , 有突变 , 比如从文言文到白话文 。 白话文完成突变后 , 恰恰需要各种营养不断使之更加丰富 。 各种营养中 , 经历千百年而传承至今的古典诗词 , 愈发证明其强大的生命力 。 中西方历史上经历的多次“文艺复兴”运动 , 都是通过向老祖宗学习 , 革除时弊 , 让文化文学行走更远 。 何况 , 仅仅从教育的角度 , 古典诗词那种微妙、丰富、美好的内蕴 , 让我们的语言更加富有表现力 , 正如孔子所说 , “不读诗 , 无以言” 。
有段时间 , 叶圣陶他们当年编的语文课本广受追捧 , 我去台北的时候也买过台湾的语文课本 。 文化这条大河不能断 , 语言是其中一条重要支流 , 语言的河有深沉的文化背景在里面 。 所以 , 学习古典诗词 , 最起码可以对一个人的语言本身进行训练 , 训练语言的雅致、贴切和表意 。
学习古典诗词 , 并不是说每天都要“知乎者也” , 而是一种思维训练 , 训练一个人了解世界、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 。 我们常常遗憾很多美好的传统断代了 。 重新接续文化传统 , 光大中华审美精神 。 千百年来 , 老祖宗通过生活实践和生产实践积累下来的各种习俗、习惯、技艺、认知 , 有内在的规律内含其间 。 这种规律 , 已经被时间证明是有意思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 也是家喻户晓的 。 学习古典诗词 , 也是对这种规律的了解和学习 。
Q
现在流行的短视频 , 都是简单直白的形式 , 一个视频时间很短 , 划一下就是新的 , 追求瞬间的满足感 。 这也可能影响了大众对于古典文化的认知 。
刘琼:我有时候看短视频 , 看网络直播 , 有的小广告用那种强制性的、充满感叹号的、简单直白的话不停地说 , 会让人产生强烈的排斥感 。 语言是交流、交际的桥梁 , 实际应用要讲究修辞、技巧 , 在传达的时候才能激发人的共鸣、同情 。
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 , 在解决基本生存问题以后 , 人这种高级生物对美感的需求就会不能地激发 , 甚至成为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
各种考古发掘里 , 陶器、铁器或者青铜器 , 会让人喜欢 , 并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来自一万年前 , 而是因为这些器皿的形状做工是出人意料的完美 , 比有曲线美、对称美 , 有各种花纹 , 细致、丰富 , 妙不可言 , 是先民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的确证 。 有年去希腊雅典娜神庙 , 博物馆里的展品让我特别震撼 , 先人的工艺水平 , 特别是美学水平 , 达到了高峰 。 今天的很多创作 , 还是从中获得灵感 。 在甘肃参观马家窑博物馆 , 我就开玩笑说 , 那陶罐上的花纹跟LV、爱马仕几乎一样 , 难道设计师是受马家窑影响?你看人类的审美有高度的一致性 。 马家窑陶罐上的纹样 , 可能其他大陆早期文明中也出现过 。 为什么?我想 , 最高级的艺术都是师法自然 , 而自然都是共有的 。
Q
审美上还是有一些相通的地方 , 大家都是人 , 可能语言不一样 , 但是某些审美上的评价或认知存在共性 。
刘琼:艺术创作的这个现象 , 肯定有客观对象的影响 , 也就是外部世界的影响 。 比如陶器上的陶纹 , 有很多是画的水的波纹 , 水对东方人和西方人来说都是一样的 , 阳光下都是波光粼粼 , 水纹样式差不多 。
书写个人经验需要跳出“小我”构筑逻辑真实有力的“大我”
Q
您书里把个人的过往生活有机地融合在了文字中 , 在这个变化频繁的时代我们如何处理个人经验?
刘琼:这是一个特别大的话题了 。 写作中如何处理个人经验 , 首先是历史观的问题 。 我因为做副刊 , 经常有人投稿给我 , 为什么有的人总认为自己写的东西很感人 , 但投稿的时候往往不会被录用?我们过去老讲 , 每个人跟父亲母亲的关系都不一样 , 都有独特的经验 , 那是不是每个人书写的父亲母亲就能打动别人?为什么有的稿子能用有的不能用?这就涉及写作处理个人经验的方式方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