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画中的二十四节气|春分:春墨如许,日日湖山( 五 )


|古书画中的二十四节气|春分:春墨如许,日日湖山
本文图片

近代 陈师曾 《梨花图》
近代陈师曾《梨花图》乃是对景写生之作 , 所绘梨花一枝 , 纯用水墨描绘 , 洁白剔透 , 出尘脱俗 。 花朵以纤巧的墨线勾圈 , 叶片用没骨法 , 浓淡相间 , 片片分明 , 既见刚健笔姿 , 又有柔媚灵气 , 颇得华嵒绘画之风神 。 左侧题自作诗:“娇云无力倚墙东 , 正好低枝可避风 。 与汝隔窗斜对面 , 一春开落忒关浓 。 寓斋梨花一株 , 婥约可爱 , 对此写照 , 并系小诗 。 ”诗意平淡天真 , 婉约动人 。 陈师曾是诗书画印的全才 , 可惜英年早逝 。
|古书画中的二十四节气|春分:春墨如许,日日湖山
本文图片

近代 吴昌硕《花卉四屏》轴之木兰
作为吴昌硕的门生 , 陈师曾染于苍而不囿于苍 。 对比两人作品可见 , 陈师曾多文人气 , 吴昌硕多金石气 。 吴昌硕《木兰图》有金石气息 , 笔力雄浑 , 墨色富于变化 , 质朴而热烈 。 吴曾自言:“我平生最得力之处 , 就是能以作书之法作画” 。 吴昌硕特别强调一个“写”字 , 具体而言 , 通过临摹石鼓文、金文等锤炼运笔技巧 。 写意画之所以难 , 原因在于需要强大的表现力 。 如果没有扎实的书法功底 , 画不出来如此变化无穷而又沉稳凝练的墨线 。 吴昌硕属于“人画俱老”大艺术家 , 年纪越大 , 笔墨技法越发精纯 。 需要说明 , 木兰区别于玉兰 , 也并非习惯上所说的兰花 , 别名有辛夷、林兰、木莲、紫玉兰等 。 吴昌硕题道:“春风湖上来 。 吹放辛夷花 。 人言此木笔 。 年年纪岁华 。 ”
|古书画中的二十四节气|春分:春墨如许,日日湖山
本文图片

近代 吴昌硕 愉庭审定 , 庚辰春分
吴昌硕是一个极度勤奋的大师 , 诗书画印精品迭出 。 所刻“愉庭审定”明显从秦印出 , 亦受到赵之谦影响 , 边款署:“庚辰春分前数日 , 雨窗” 。 时37岁 , 正是风格初定之时 。
在明清流派印创作中 , 有关“春”的系列印章特别多 , 这兴许是文人歌咏春光来临的诗句频现 , 印人骨子里也是文人 , 面对春色如许 , 逸兴喷发 , 刀下留情 。
|古书画中的二十四节气|春分:春墨如许,日日湖山
本文图片

清 达受刻 江南春
全形拓的开创者僧达受刻“江南春” , 不禁想到唐杜牧《江南春》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 , 多少楼台烟雨中” 。 这方印章主要是隶法入印 , “江、春”二字残破正好呼应 , 与“江”字处的留红形成虚实对比 , 意境悠远 , 具备画意 。
|古书画中的二十四节气|春分:春墨如许,日日湖山
本文图片

清 赵之琛刻 回首旧游何在 , 柳烟花雾迷春
赵之琛刻“回首旧游何在 , 柳烟花雾迷春” , 出自宋曾觌的词 , 透露出“迷春”心情 。 此为多字印 , 残破较甚 , 透露出迷思状态 , 凸显诗情画意 。 因为字数较多 , 故皆以隶法出之 , 别见趣味 。
|古书画中的二十四节气|春分:春墨如许,日日湖山
本文图片

近代 王福庵刻 昨日老于前日 , 去年春似今年
|古书画中的二十四节气|春分:春墨如许,日日湖山
本文图片

近代 王福庵刻 春宵无梦不钱塘
王福庵刻“昨日老于前日 , 去年春似今年”是白居易的诗 , “春宵无梦不钱塘”则是改出来的 , 原句是明佘翔“春宵无梦不江南” , 二印体现出“春时”和“春宵” , 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 , 岁岁年年人不同” , “古人不见今时月 , 今月曾经照古人” , 前一印中同字很多 , 各有变化 , 但又有意并列 , 煞是有趣 。 “春宵一刻值千金” , 梦中总是到钱塘 , 离情别绪 , 化作一方方印章 。 王福庵作为新“浙派” , 对于赵之琛的“浙派”有弘扬继承之功 , 推陈出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