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还可以说 , 社会科学通过社会调查、田野研究收集的材料 , 也只不过是在某种时间刻度如“年”“月”的测量之下才是“现在的” , 而实际上在问卷、访谈或观察完成的那一瞬间 , 手中的经验材料已变为“史料” 。当然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源于变化 , 如果没有意识到研究对象出现变化 , 经验材料似乎仍然是“现在的”“最新的” , 只有当意识到变化才会发现已经属于过去 。
文章图片
米尔斯和他的书墙 。
米尔斯吐槽社会科学缺乏历史感 , 不了解历史 , 不具备历史视野 , 无视对历史结构的分析 , 且不论弄不清时间 , 导致事件混乱、因果倒置等一般性错误 , 而且“非历史的研究通常倾向于对有限情境做静态或相当短期的研究” , 似乎某种心理或行为是突然出现的 , 或是从来如此的 。
就像很少有人会拒绝承认人是社会性的一样 , 同样也基本没有人会拒绝承认人和社会是历史性的 , 所以即便只是泛泛而谈 , 也能论述几句社会影响、历史影响 。而在一篇研究文章中 , 最简单也最快速的方法是在正文前写上“研究背景”“研究缘起” , 以及“文献综述” , 这在今天的研究者、学生和学术期刊编辑眼中是论文必备的部分 , 是理所当然该具有的 。
米尔斯倒是见证过它的兴起过程 。
“晚近有一种趋势 , 就是在经验研究之前 , 先来上那么一两章为序 , 概述‘问题的相关文献’ 。”
在展开调查研究前 , 首先回到既有的研究文献中去 , 综述一番前人或同行的相关研究 , 似乎就完成了对历史材料的考虑 。有意思的是 , 米尔斯偏偏揭示了文献综述的虚假过程 , 比如他说 , 文献这部分根本不是在研究之前展开的 , 而是经验研究处理完后 , 在写文章时再拼凑的 。文献在这里充当了文章的门面装饰作用 , 并无多大的实际意义 。
由此出现的一个悖论是 , 米尔斯对历史感缺乏的反思在他逝世后渐渐被更多人认同 , “我的文章需要历史感”成为一种新的要求 , 而这让论文的各个角落都可能变为研究者展示“历史感”“时间性”的舞台 。比如在注释中堆满文献 , 在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中声称跨学科使用历史学的理论、方法 , 却最终在正文论述中并未呈现出它们的影响 , 彼此断裂 。现在 , 历史社会学、经济史等学科分支的规模越来越大 , 是米尔斯时代无法比拟的 , 它们在将人和社会放入历史过程中思考 。而历史意识还要通过专门的学科分支发展 , 其本身与米尔斯说的想象力相反 , 因为他认为“社会科学本身就属于历史学科” 。
试图扭转干坤的“跨学科”
米尔斯在讽刺把“文献综述”作为历史感装饰时还提到一个细节问题 , 在智库化的研究机构里 , 文献的整理工作实际上不是项目的主导者在做 , 而是处于项目底层的被认为不重要的角色 , 比如助手、新人或学生 。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层制化 , 也是专业研究不断分工的一个必然结果 。同一个研究项目 , 各个部分各有一位或多位执行者 , 在调查环节还可能涉及一个或多个执行团队 , 一个“学术集体人”也就此产生了 。从这个角度看 , 谈论的无论是历史感还是结构性思考 , 都是荒诞的 。个体所不具备的能力 , 仿佛使多个人聚合就能产生一种集体人格理解人、历史以及两种在社会结构中的交织 。
- 青岛农业大学|同心战“疫”,我们一定赢!
- |愿春风吹走病魔,让我们摘到口罩…|“送给春天的一首诗”来稿选登
- |其实,二十四节气离我们并不远
- 春分|春分:春色从此分,春光从此浓
- 招聘|“你很优秀,但我们不招三无学生”,大公司HR的话,现实又扎心
- 文物|这些文艺复兴时期的迷人文物,让我们惊叹不已
- 艾里希·弗洛姆|编辑部聊天室|我们拿什么抵抗虚无?
- 查济|寻找查济——查济的塔
- 我们的婚姻|《我们的婚姻》大结局,播放量破9亿,留下的三个疑问该解开了
- |《我们的婚姻》“全勤妈妈”董思佳经典语录:“既然付出了跟孩子分离的代价,就应在职场拿到最大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