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关注|晚清幕府诗歌唱和的文学价值( 二 )


促进晚清诗坛研究不断深化
经过几代学人辛勤耕耘 , 关于晚清幕府唱和已取得不少研究成果 , 但由于该时期诗歌数量较为庞大 , 而学术积累时间较短 , 因此很多方面还有深入讨论的必要 。
第一 , 从幕府唱和出发 , 对清代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可以进行更为透辟的阐发 。 严迪昌认为 , “清王朝的统治者们全力实施诗文化的投入” , 所谓“达官大僚以权势、才学、名望、财力等诸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优势广揽人才 , ‘结佩’相交 , 并非只是一种纯文学的风雅韵事 。 在具体历史条件下 , 他们所起的作用是使‘务期于正’的旨归得以贯彻于实践”(《清诗史》) 。 实际上 , 幕府唱和正是这种“实施诗文化”的载体 , 而“务期于正”在晚清风雨飘摇的时代环境中则充满张力 , 唱和诗中所表现的对这一旨归的顺应与背离值得进一步探讨 。
第二 , 关于晚清诗人的研究虽有大量成果 , 但多集中于讨论具体诗人的诗学理论与创作风格 , 由唱和角度切入的研究相对较少 , 且对唱和诗的认识存在不足 , 多将此类诗归为应酬交际和逞才使气之作 , 因此 , 对于它们的文学意义与艺术价值需要以更严肃的态度重加审视 。 实际上 , 晚清重要的诗人几乎都与幕府相关 , 也正是这些名家巨手间的唱和叠韵 , 争奇斗巧 , 推进了诗艺进一步发展 , 使古典诗歌到此时期“已不再是一种待定的艺术 , 而业已成为一种既定的艺术 , 完成的艺术”(马亚中《中国近代诗歌史》) 。
第三 , 对唱和诗包含的复杂性可以作更为深入的阐发 。 诗酒唱和本身也是诗学交流、激荡的过程 , 不同理论、风格的冲突、融合 , 自然有助于诗歌进一步发展演变 。 例如 , 曾国藩的幕府对晚清宋诗派形成的推扬之功甚大 , 莫友芝、张裕钊等各以自身的理论与实践丰富了该派的诗学成果 。 至于王闿运、施补华等文士为曾氏所弃 , 除了政见不合外 , 也与文学理念异趣有关 。 又如 , 陈三立诗歌风格由宗尚汉魏到推崇宋调 , 便与参加张之洞督鄂时的唱和活动有关 。 而张氏主导的唱和包括了不同流派的诗人 , 如陈衍等的“同光体” , 易顺鼎、樊增祥等的“唐宋调和派”与陈锐等的“汉魏六朝派” , 他们对“拟古”“六朝风气”“清切”“奥衍”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辨析 。 这些话题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清末诗学的热点 , 为古典诗歌理论的深化、修正和完善提供了机会 , 充分体现了晚清诗学博综兼取的时代特色 。 当然 , 由唱和切入 , 我们也可通过诗歌交流来勾勒不同诗人风格的演化轨迹 , 至于其中所表现的复杂心态和幽微情感 , 也均值得研究者关注 。
第四 , 研究唱和活动的思路可拓展更新 。 过去对唱和的研究 , 往往以枚举代表诗人 , 介绍其生平事迹 , 叙述他们的交游状况、诗学观念、创作风格 , 最后旁及诗坛影响为基本范式 , 虽面面俱到 , 但难免有重复僵化之嫌 , 且过多文学史常识的赘述对读者的启发并不大 。 对于众多名家参与的唱和活动的研究 , 可不必巨细无遗地交代此类常识 , 而将研究重点转移到理论阐发和分析评鉴上来 , 从而开拓出新的研究思路 。
【诗歌|关注|晚清幕府诗歌唱和的文学价值】由幕府唱和为切入点对晚清诗坛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从研究方法来看 , 此一视角既可以对重要诗人展开深入讨论 , 又可以对创作群体加以观照 , 既重视个体之“异” , 又兼顾群体之“同” , 将微观分析与宏观把握相结合 , 将诗学思辨与创作实践相联系 , 从而达到认识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特色的目的 。 从文化角度来看 , 幕府唱和虽是一种已经消亡的文学现象 , 但作为传统文人交流的形式仍值得我们关注 , 其中所表现的幕主与幕僚关系、友朋关系和蕴含的精神沟通与诗意交流 , 对于我们了解传统士人的人际交往不无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