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们祖籍是江西临川(抚州) 。 邹姓为临川大姓 , 相传是明代左都御史邹元目标后裔 , 不过只是口口相传 , 并没有确凿的依据 , 更没人去认真考证过 。 大约在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 , 我的曾祖父晨初公从江西临川 , 迁至赣东北的玉山定居 。 在玉山县冰溪镇横路头 , 晨初公与朋友合伙经营面馆 , 以此维持一家生计 。 先祖父怀熙公 , 就在小面馆帮工 。 每日辛苦劳作之余 , 始终不忘读书 。 大锅长筷捞面竟然手不释卷 。 晚上闭门打烊后 , 常常秉烛夜读至鸡鸣方休 。 悬锥刺股 , 刻苦自学;书海浩瀚 , 无师自通 。
1909年是己酉年 , 宣统皇帝即位后 , 为庆祝登基 , 破例又举行了一次全国科举考试 。 这是中国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 怀熙公通过考试选拔 , 高中己酉科拔贡(时年33岁) 。 次年怀熙公长途跋涉 , 栉风沐雨 , 赴京朝考获得功名 , 成为朝廷命官 。 青年才俊 , 品学兼优 。 经玉山贡生黄融恩(中国著名外科医学家黄家驷的祖父)介绍 , 1910年怀熙公与黄融恩养女沈水仙结为秦晋之好 。
先祖母沈水仙 , 毕业于玉山女子初级师范 。 端庄贤淑 , 相夫教子 , 与祖父琴瑟和鸣 。 父亲就出生于这样一个令人羡慕的书香人家 , 从小受到诗书熏陶和父母的宠爱 。 父亲直到晚年 , 仍能脱口背诵怀熙公当年在中秋时节所写的诗句 , “归时白事明灯下 , 瑕日谈诗净几前 。 晨抱癸儿将字课 , 夜晚教英女把针穿 。 ”幸福美满的家庭总是夫唱妇随 , 相敬如宾 。 怀熙公对夫人由衷的赞许和深情 , 充溢于字里行间 。 诗篇留下了当年宁静美好的一段岁月 。
然而世事难料 。 祸福相依 , 人生无常 , 1926年 , 邹氏家族蒙遭巨大打击 。 三月父亲不幸痛失慈母 , 八月他的祖母(晨初公夫人)辞世 。 同年底 , 父亲继母钱夫人溘然过世 。 祸不单行 , 命运重创接踵而至 , 令人猝不及防 。 一年之内 , 三位亲人离世 , 家道中落雪上加霜 。 怀熙公面对如此不幸 , 心力交瘁悲恸欲绝 。
可是生活不容哀痛长留 。 送别亲人后 , 日子再艰难还得继续下去 。 办完丧事 , 怀熙公放下悲伤 , 挺直腰杆 , 面对两个年幼的孩子 , 他毅然挑起既为父亲又为母的千斤重担 。
那一年 , 父亲快满五岁 , 怀熙公为他启蒙开笔习字 , 耳提面命点阅史书 。 在家亲教四年 , 方进私塾读书 。 三年私塾教育打下扎实基础后 , 再送进日醒高级农校小学部 , 直接插班六年级 。 这种不按常规的教育方式 , 看似特立独行 , 实为胸有成竹 。 饱读诗书打下坚实国文基础;涉猎经史子集 , 培养登高望远的人生志向 , 这也许正是怀熙公培养儿子的良苦用心所在 。 这种培养方式很有后劲 , 越学越显优势 。 一对一的教学 , 在父亲心里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 这种教学方式他始终笃信不疑 , 并将它运用在他的子孙后代身上 。 文章后面还会详细说到 。
本文图片
父亲13岁时在江西玉山冰溪镇 。
饱览国学 , 父亲写得一手漂亮的好字 。 他的书法笔酣墨饱 , 雄健洒脱 。 每年辞旧迎新之时 , 父亲总要硏墨挥毫 , 写上一幅毛主席诗词挂在家中 。 他的字纵横挥洒 , 刚柔相济;藏锋处微露锋芒 , 露锋处圆润丰满 , 前后呼应 , 遒劲有力 。 陋室有墨宝 , 满目生光辉 。 左邻右舍看到父亲的书法作品 , 都要细细欣赏 , 无不为之啧啧称赞 。 这种自小而来的童子功 , 扎实可靠炉火纯青 , 父亲一辈子深受其益 。 祖父怀熙公教子有方 , 功莫大焉 。
- 电子竞技|WRL选手集训营:让更多电竞职业选手成为年轻人的榜样
- 陈珊|“事业和家庭,女人如何选择更有利于维系婚姻?”这是最好的答案
- 育儿假|育儿假不敢休?看看职场人是怎么说的
- |一图读懂丨重点人员如何做好防护?牢记这些关键词
- 技艺|万人说新疆 | 哈萨克传统骨雕艺术传承人革命·努尔克
- 事物|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王强:为什么无用之学才最有用?
- |宿豫非遗传承人以“艺”抗“疫”宿豫非遗传承人以“艺”抗“疫”
- |麦路人投资方企业解析博物馆中古人存钱罐的奥秘
- 情人|不管夫妻还是情人,关系再好,也不要伸手要这三样东西
- |青年眼|建筑与线条